第一天,刘国梁对比赛的评语是“火药味”,第二天蔡振华说越打越“乱”,“直通横滨”连打了三天,每天都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原本说是“乱世出英雄”,但三天打下来,谁都出不了头。
国家队内部竞争素来激烈,但能打出如此每日变幻的赛果,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无机胶水”对乒乓球技术的冲击之大。一方面,改用无机胶水后,球的力度和旋转下降明显,这对于马琳这种直板选手和李晓霞这类以旋转著称的选手影响最大。反而力量出色而防守有漏洞的选手,如郝帅和张超在减低了防守的压力后,打出了自己的技术特色,所以在前两天都打出了名次。但张超第三天遭遇全负,也说明了光靠体能打球,很难在长时的拉锯战中熬过来。另一方面,备战北京奥运的主力选手是在奥运后,经过一段休整期才开始适应“无机胶水”,而非主力选手如张超等人却是从08年年头就开始适应了,这当中的时间差,也导致了队内循环大混战。
“直通横滨”除了根据成绩确定部分参加世乒赛外,还是教练组观察研究“无机胶水”的大好机会。通过队内不同特点的选手对“无机胶水”的不同反应,来重新锁定国际比赛中的重点对手。
德国队的波尔日前表态“中国队又开始怕我了”,绝非自大。在08奥运前一年半中,他对中国队主力选手毫无胜绩,但在“无机”时代他对重点队员是5胜4负,甚至还能在卡塔尔公开赛中击败马琳夺冠。这是因为马琳的球旋转和力量下降,减低了波尔防守的难度。同样,范瑛能击败郭跃,也给削球手打出了一片天,韩国队削球手金暻娥、朱世赫也重新登上了中国队的“对手墙”。而且中国队小将们的迅速崛起,“无机”时代谁先开始适应,谁就占有先机,除了数得出的波尔等人,还有一批没瞄准北京奥运的外国选手,他们比中国队更早开始接触无机胶水,打出了信心和水平,他们才是中国队在世乒赛上的“暗礁”。
特派记者梁燕本报北京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