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冬会3方面不尽如人意 申办冬奥仍需大力“雕琢”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2月24日17:20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范迎春 赵仁伟

  精彩不断演绎,奖牌各有归属;新秀频繁闪亮,名将续写辉煌。正在哈尔滨举办的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赛事进展顺利,赛程有条不紊。但是,对于着眼于申办冬奥会的哈尔滨和亚布力来说,用奥运会的标准审视大冬会是必要的。目前看来,此次大冬会至少在三个方面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今后花大力气“雕琢”。

 赛事安保工作的最高境界是“似有似无”

  按照大冬会组委会官员的说法,本届大冬会安保工作是“比照奥运标准”部署的。其动用的警力之多、规格之高,对大冬会或许史无前例。严格的检查和防范措施筑起了一道“安全网”,是赛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不过,大冬会安保工作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23日下午在亚布力赛区一条主干道,所有的车辆被指令一律靠路边停靠,等候车队通过。但是直到20分钟后警戒解除,也未看到车队的影子,这引发了被拦截的教练员、运动员和媒体的不满。

  安保工作是大型赛会顺利进行的基础,其最高境界应该是在“似有似无”中体现成效。组委会今后可以在安保工作方式和方法上进行总结和探索,更注重安保工作的和谐效果。

应当像保护火种一样保护观众的热情

  没有车辆,没有食物,没有公厕,大冬会刚开始时,在雪上赛区观众遇到了一些问题。好在,组委会迅速发现了问题,按照观众的要求提供了多方面的服务。组委会工作的改进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前来观赛。雪上赛区,多了一面面舞动着的旗帜,多了一阵阵呐喊助威的声音。

  体育比赛与文艺演出的共同之处,在于观众的喝彩和呼应。包括冬运会在内的国内雪上项目比赛,以往经常出现只有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自娱自乐”的尴尬局面。观众席的冷清,反映着项目的群众根基和受关注程度,而没有观众捧场的赛事,其社会效应无疑将大打折扣。

  在北欧两项的越野比赛中,中国运动员在7个参赛队中以悬殊的差距最后一个到达终点。但是在现场,观众们把同样热情的掌声和鼓励送给他们,“中国加油”的声音在亚布力的山谷间回荡,让人温暖和感动。

  应当像保护火种一样保护观众的热情。观众们传播和扩散的热情,是发展体育事业和举办体育赛事的动力之一。在今后举办更高层次的体育赛事时,观众服务工作应作为重要环节进行统筹安排。

  更多的人应躬身做好“小事”

  跳台滑雪比赛一个项目结束后,向3名获奖者颁发大冬会吉祥物的仪式迟迟没有进行。运动员在风雪中等待,拿着吉祥物的志愿者不知道交由谁来颁发,等候报道的媒体记者们摸不着头脑。原定应当在比赛结束后15分钟内进行的活动推迟了大约半个小时。

  为了践行办好大冬会的承诺,黑龙江省付出了心血、智慧和努力,在软件和硬件设施上投资30亿元,一流的场馆和设施建设、周密的组织工作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评价,赛事整体运行十分顺畅。但不可否认,一些细节的疏忽也会酿成小的“梗阻”。

  防止细节疏漏,关键在于有更多的人能定下心来、弯下腰来做好那些“小事”。国际赛事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指挥工作固然关键,但是每一个细小零部件的安装也同样重要。一个颁奖仪式的延迟,恰恰就是因为在细节上缺乏周全的安排。

  大冬会是一个赛场,也是一个考场。回答好每一个问题,整个答卷才会是圆满和出色的,也才有实力和信心去承办更高层次的冬奥会。(完)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