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冬会洋面孔演绎赛场内外体育之美 制冰师"出高招"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2月18日16:24  新华网

  新华网哈尔滨2月18体育专电(记者呼涛 刘阳 郝薇薇)在飘扬着春雪的中国“冰城”哈尔滨,来自加拿大的冰壶制冰大师道格·赖特悄悄许下心愿:为一场属于年轻人的体育盛会制作出最“完美”赛场。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赛场内外,道格和许许多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洋面孔”共同成就着赛场内外的体育精神之美,寄托着“冰雪、青春、未来”的体育梦想。

  追求完美:制冰大师“出高招”

  作为已经第9次来到中国制作冰壶赛场的“大师级”人物,道格这次来到哈尔滨还没来得及看够这个中国“冰城”的冰雪美景,就赶到大冬会冰壶场馆制冰。在这个被认为达到奥运标准的场馆内,他和英国制冰专家斯科特将合作奉献出“最完美”的冰壶赛道。

  “冰壶是一种兼备智慧与力量的‘优雅’冰上运动,人人都能在这个技术性游戏中感受到技巧和战术的角逐。当然,最优秀的选手是离不开最平滑的赛道的!”51岁的冰壶赛场制冰大师道格·赖特背着白色储水箱,边说边晃动起花洒模样扁平喷水器向冰壶赛道喷上温水,紧随其后的斯科特则推着除草机模样的制冰机推平赛道。

  在制冰、修平冰面的过程中,道格还不时伏下身用手直接测试感应冰面温度,遇到每一处瑕疵都当即处理,其专业水准与敬业精神让赛场内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为之感慨。

  “完美来自每个细节的精益求精。无瑕的冰面最重要的是水的纯净和制冰操作手法,当然适宜的温度也绝对不能忽略。”道格悄悄地告诉记者,为了让大冬会冰壶呈现出最完美的赛道,自己不得不玩了个“小把戏”。在冰壶赛场边上的纯净水加热器上,道格请人用中英文贴上了“非饮用水取水处”,为的就是保持制冰的纯净水能够始终保持稳定温度、足量及时供应,而不会因“有人争水”延误制冰的最好时间。

  “加拿大人和冰雪项目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和热情,冰壶是各个年龄段人都很热衷的冰上体育活动,既有着赛跑运动员的耐力和力量,又体现出芭蕾舞演员的优雅之美。现在,中国和很多国家都后来居上,让人惊叹!”道格期待着,为大冬会奉献出最完美的冰壶赛道,届时他才可以和同伴放心地去品尝地道的中国菜,观赏冰城别样的冰景。

  “洋话连篇”讲中国:外国志愿者大运村里忙

  “这是中国传统的剪纸工艺,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和一副巧手就能随心剪出有字、有人、有图案的‘纸上故事’。”在位于黑龙江大学的运动员村里,黝黑面孔的印度男孩高太平将刚刚举行完入村仪式的英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带进“中国文化体验区”,自豪地做起中国文化向导。

  原来,运动员村里有一个专门设置的“中国文化体验区”。在优雅的琵琶弹奏中,外国运动员们在这里可以向中国老师学习简单的汉语、欣赏中国书画艺术、亲手制作陶器,还可以现场舞刀弄棒地学两手中国功夫。在哈尔滨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自然成了向外国运动员展示中国文化的最“地道”的志愿者。

  佩戴着大冬会工作人员证件,三位来自非洲、亚洲和欧洲的“老外”为世界大冬会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搭建起具有“东北特色”的桥梁。来自黑龙江大学的这三位外国留学生托马斯、高太平和谢尔盖就穿梭在来访的运动员中间,一个洋面孔向另一洋面孔讲述中国文化的魅力,着实很吸引眼球。

  高太平向自己新收的“英国女弟子”侃侃而谈介绍起中国文化,还不忘请中国老师为她起了个中文名字——林妮。高太平在印度上大学时就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在印度学习一段时间汉语后成为交换留学生来到哈尔滨。“我在哈尔滨生活两年都成了‘哈尔滨人’,学习汉语还学会几句地道的东北话。全世界的大学生都来哈尔滨参加大冬会,有机会在我自己生活的城市做志愿者我很自豪!”高太平说,为了做好中国文化志愿者,自己提前几个月就备好了“功课”。

  来自非洲塞拉利昂的奥斯汀·托马斯穿着英格兰足球队的队服,他陪着加拿大运动员安妮·普莱顿来到“中文起名区”。当老师为加拿大人起了个“白安妮”的中文名时,托马斯用英语对普莱顿说:“这个‘白’就是白色的意思,‘安妮’就是安静的小姑娘的意思。”

  来哈尔滨刚半年的托马斯说,他是获得中国政府的奖学金来学习汉语的。曾经在塞拉利昂一家体育报纸从事足球、拳击报道的托马斯放弃工作来到中国,他说:“我上大学时对中国现代史很感兴趣,非常崇拜中国的邓小平,是他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中国才有今天的强大。”虽然远离家乡,托马斯仍然为当地报纸供稿,“我写中国,我写这里的雪,写发生在东北的趣事,这两天我还写了大冬会的故事。我要让非洲人民知道中国有一个哈尔滨!”

  “中国是个了不起的国家,各国的年轻人为冰雪体育在这里聚会、竞技,也一定会像我们一样被中国的文化和发展吸引!”金发碧眼的俄罗斯留学生谢尔盖穿着红色的唐装,等待着俄语国家的运动员登门。显然,他为那些稍晚“进村”的运动员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中国故事”。

   取经与练兵:哈尔滨乘大冬会“起飞”

  以“冰雪、青春、未来”为主题口号,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承载着世界青年人的梦想起飞。这是在中国首次举办的世界综合性冬季体育赛会,也是中国继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后举行的第一个高水平的综合国际赛事——全球金融危机之下,第一个如期举行的综合性国际赛事将为世界体育运动和哈尔滨带来什么?

  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开赛之际,承担短道速滑比赛任务的哈尔滨理工大学滑冰馆愈发热闹起来。冰场上,身穿各色滑冰服的运动员轮番试冰,未有丝毫懈怠;冰场外,2013年夏季和冬季大运会举办城市俄罗斯的喀山和斯洛文尼亚的马里博尔代表团接连造访赛事场馆,与中国官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交流经验。

  “尽管我们将举办的是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但哈尔滨筹办大冬会的经验仍值得借鉴。我非常欣赏中国的大学里有如此完善的体育设施让年轻人从事体育运动,在大学里兴建高水平场馆,这对我们是很好的启示。”2013年喀山大运会组委会执行主席弗拉基米尔列昂诺夫说。在冰场、运动员休息室、新闻发布厅、媒体工作室,代表团成员逐一参观,还不时向工作人员询问相关信息,并认真记录。

  已赢得2013年世界大学生冬运会承办权的斯洛文尼亚马里博尔大冬会组委会执委马尔科拉塔依说:“我们来这里主要是向哈尔滨学习怎样举办大冬会,哈尔滨的经验对我们很有帮助。比如,滑冰馆的运动员休息室让我颇为惊讶,每支参赛人数较多的运动队都有自己单独的休息室,室内还配有更衣间、洗手间和淋浴间,非常人性化。”

  据介绍,本届大冬会共有10个申办或已获得冬夏大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派团观摩,包括中国的深圳、俄罗斯的喀山、斯洛文尼亚的马里博尔和波兰的波兹南等。哈尔滨大冬会组委会将尽全力为各代表团提供便利,共同分享申办、筹办大冬会的经验。

  “哈尔滨的大部分设施都是新建的,这样就可以运用更多最先进的技术。不仅是大学生运动员,世界各地的专业运动员和职业运动员,旅游者以及冬季体育运动的爱好者都会被吸引来享用这些先进的体育设施,这是哈尔滨申办冬奥会的一大优势。”国际大体联主席乔治·基里安说,大冬会结束之后,哈尔滨会汲取很多经验和教训,这将为今后哈尔滨申办冬奥会奠定坚实基础。

  “奥运明星中有90%是大学生。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我就曾见到一个打篮球的年轻人名叫姚明,现在他已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体育明星之一;大冬会的运动员中间就有冬季项目上的‘姚明’。”乔治·基里安期待着,“2018年能到哈尔滨来出席冬奥会。我在大学生体育运动中看到了明日之星的影子,也从大运会、大冬会看到了奥运会、冬奥会的未来。”(完)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