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几千万元博一块金牌 “中指门”推开制度缺陷门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1月07日03:39  都市快报

  因不堪忍受现场“有组织的”观众的持续挑衅,在1月4日全运会速滑男子全能最后一个项目10000米的比赛中,黑龙江选手宋兴宇做出了向观众席竖中指的侮辱性动作(详见本报1月6日23版)。昨天,黑龙江省体育局迅速开出罚单:给予宋兴宇停赛、停训一年的处罚。

  但是“中指门”事件引发的反思,不会因为这一纸罚单而停止。昨天,新华社发表深度述评,直指“‘中指门’背后的制度缺陷”。

  “中指门”推开的第一重门:灰色记忆

  全运会上黑幕重重,为什么?

  速度滑冰在中国是一个绝对的冷门项目,连世界杯系列赛这样的高水平赛事在国内举办时都是观者寥寥,一般的国内比赛更是门可罗雀。可是,全运会速滑比赛一开战,场面却反常地“火爆”。有支持吉林队的“热心冰迷”赶赴沈阳敲锣打鼓地到赛场“助威”,可事实上少数球迷“助威”是假,“扰乱”是真。

  据一些媒体报道,在现场观赛的“热心冰迷”原来是一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雇佣军”,其主要“任务”是在黑龙江选手比赛时进行干扰,甚至使出“问候”人家父母的“致命武器”。现场甚至还响起“赵英刚下课”之声,矛头直指这位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需要解释的是,赵英刚调往冬管中心时间不长,此前担任黑龙江省体育局局长多年,而黑龙江和吉林是我国仅有的两个冬季运动大省,也是多年的竞争对手。

  看上去“中指门”的主角是脾气火爆的宋兴宇和吉林观众,而背后却有更加“高明”的“导演”。

  时光飞逝,黑幕重重的十运会恍如昨日,钟玲炮轰“冠军内定”、孙福明“含泪让金”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十一运会又悄悄地拉开了大幕,此时宋兴宇不恰当的冲冠一怒惊醒了梦中人。各地方体育局官员为了决定自己前程和命运的全运会金牌,不知又将如何用足心思、精心设计;表面上风光无限的运动员不知又有谁会成为他们手中的道具。在这一切一切的背后,显示了全运会要去污除垢,仍任重而道远。

  “中指门”推开的第二重门:制度缺陷

  2800万元换一块全运会金牌,正常吗?

  著名体育社会学家卢元镇对于在全运会上出现的种种光怪陆离的“奇闻轶事”早已司空见惯,甚至直言全运会“分金牌”是多年来公开的秘密。

  卢元镇认为,在“后北京奥运会时代”,竞赛制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目前,包括全运会在内,中国的全国性综合运动会竟然达到13个,这对于体育资源来说不啻是极大的重复甚至浪费。更有甚者,有些地方体育部门常年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参赛分金”上,根本无暇顾及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这与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完全背道而驰。

  根据卢元镇掌握的资料,目前我国每年对体育的总投入约为100亿元,然而国家体育总局和各地方体育部门把很大一部分资金用于搞竞技体育和金牌项目。卢元镇感叹说,“为了金牌,政府太累!”

  在卢元镇看来,为了保证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制度上制止忽视成本的现象,改变现有的体育行政官员以金牌定终身、定官位的政绩评定体系。卢教授指出,全运会的承办成本增长很快,从二三十亿元已经猛增到五六十亿元,某个并不富裕的农业大省为获得一枚全运会金牌需要投入2800万元,这些都是经不起成本核算的,也是难以持续的。

  金牌是需要和美好的,追求金牌的过程也是美好的,但是为夺金牌不择手段就显得有些丑陋,也背离了体育的本质内涵。宋兴宇“竖中指”显然是错误行为,但事出有因,“有组织的”观众远赴赛地干扰竞争对手的比赛,更折射出“全运体制”的弊端。此病根不除,恐难以防止此类事件重演。

  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