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奥运城市日何以诞生 体教结合培养68次冠军(2)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1月04日08:54  新浪体育

  为寻得学校的支持,孙新设和其他教练经常开展“校访”、“家访”,与学生的班主任、父母沟通,让他们了解体育事业的重要性。当然这种交流,只能局限于教练与教师之间的层面,李炎的直接介入,使得体育与教育的合作从中低层扩展到高层,成为一种规范性行为。“我的想法在教育部门没遇到任何障碍。既有我是一把手的主观原因,也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当时中国体育频频在世界大赛上填补空白,极大地振奋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教育部门同志认为他们有责任为南通体育作贡献。”

 “体教结合”硕果累累

  李炎和体委负责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双方的想法是,在合作中建立一种奖励机制,以提高业余训练的吸引力。具体做法是,由教育部门选几所距业余体校较近的通城名校,吸收那些有培养前途的小运动员就读。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就近上学的原则,那些学校无疑拥有相当吸引力。当然,教育部门也设了一道保护性门槛——要进名校大门,必须在省、市比赛中获得相关名次。为此,市教委还专门发了文。“那时候,教育局长主动解决运动员学与训的矛盾,我在其他地方还没听说过。” 说这话时,李炎显得有些得意。他把自己的行为归纳两点:一是体育情缘,二是人才情缘。

  孙新设说,当时还没有“体教结合”的提法,但体育与教育两部门合作的思想和做法,已有鲜明的“体教结合”痕迹。体育与教育部门展开合作后,学校都能做到让业训学生准时下课,一些学校还经常把他们集中起来补课。“这是双方在实践过程中摸索、探索出来的经验,是一个符合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然,这只是“体教结合”的一种方式。此后几年,南通的“体教结合”向更多渠道拓展。

  1986年,实行上课、训练、食宿“三集中”的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建立。当时南通市小学体育教师人才奇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运动学校不仅输送了一批批优秀运动员,还培养了大量的体育专业教学人才,极大提高了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1987年,南通市有十来家中小学成为省首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如西公园小学(游泳)、城中小学(羽毛球)、通师一附(乒乓球)、跃龙桥小学(田径)等,大大推动了学校体育项目的发展。

  此后几年,南通市建立了体育中学(后改名健雄中学),一些中小学搞起了体育班,体育运动学校还与通中、市一中、三中共办女排、男排、足球等市队。

  “多种形式的合作,使业余训练时间得到了保证,进而确保了训练质量,为我们向省级培养、输送优秀苗子创造了必要条件,形成了‘选材一体化,育材一条龙’。教育部门从十年前的不支持,到后来的逐渐理解、了解,直到多种形式的体教结合方式。我们体育人都知道,南通体教结合才走到这一步,与教育部门的合作是分不开的。”孙新设说。

  1997年1月3日和4日,是足以记入南通体育史册的两天。那两天,南通气温降到冰点以下,但无论是李炎,还是南通市体育界、教育界的同志,心里都是热乎乎的,因为全省体教结合现场会在南通举行。当时分管体育的张怀西副省长和分管教育的王珉副省长,以及省体委主任孔庆鹏、省教委主任王湛都赶到南通,足见会议等级之高。虽是12年前的往事,但孙新设对一些细节仍记忆犹新,“李炎代表市政府对南通体教结合的做法作了总结性发言。分组讨论时,张怀西参加了南通组讨论。孔庆鹏在闭幕式前的总结发言中,将南通的成功经验概括为20个字——‘认识深刻,领导重视,优势互补,管理规范,成效显著’。大家一致认为,‘体教结合’是抓好业余训练工作的源头活水。”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更多关于 南通 奥运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