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寅报道 郎平在北京的家,门口有辆自行车,车的大梁上印着:奖给1981年全国十佳运动员。每次郎平回家,进门前都会先拍拍那辆自行车的车座子,像是在问候一个久违的老朋友。
自行车是那个时代老百姓家中的“一大件儿”,郎平数过,她们家最多的时候有七八辆自行车。“1981年我们拿了世界杯冠军以后,我扣球的形象都上了邮票,我们一夜之间成了民族英雄。”郎平回忆说,“从此打球已经不是个人的事了,中国女排成了一面旗帜。”
1981年11月16日,是属于中国女排的重要历史时刻。这一天晚上,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上,中国女排以七战七捷的优异成绩站上了最高的领奖台。
“当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在国际比赛中拿金牌,意义完全超出了体育的范围。”从日本载誉归来,郎平意识到了这个世界冠军对中国人民的意义,“我们回到国内,被邀请到学校、工厂,给大学生做报告,跟工人朋友座谈。所到之处都把我们看成英雄。”
这么多年以后,大家总是问郎平,她怎么给大家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啊?郎平总要反问他们:“当时电视才有几个频道,大家天天在电视里看我们打球,印象能不深刻吗?”
不过中国女排在拿到世界杯冠军后的路,并非一帆风顺。
郎平回忆说:“第二年的世锦赛,我们是奔着冠军去的,但预赛中我们0比3惨败给了美国队。姜英当场就哭了,袁指导对姜英说:‘要哭,回去哭!’输球是不可想象的,1981年我们刚拿到的“世界冠军”难道又要拱手相让?当时,连胡耀邦同志都坐不住了,中南海的电话直通秘鲁……”
“当时形势非常严峻,我们想拿冠军,后面的比赛必须以3比0全胜。但回头看,输给美国队以后,我们反而卸了包袱,架子也没有了。结果我们真就以一局不输的战绩夺得了第九届世锦赛冠军。” 1984年,中国女排又在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冠军,实现了“三连冠”的霸业。
“金牌是用血泪铸就的。”郎平一点也没有夸张,“在袁指导手下,我们日夜练成的都是真功夫。出国比赛坐飞机的时间稍微长一些,袁指导都让我们到机舱后面练静蹲。我们个个都是‘伤痕累累’,但谁都不埋怨,拿了冠军,痛痛快快地流一通眼泪,再苦再累,都被成功和眼泪冲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