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奥星空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张鑫明)“2003年公司开始商务推广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杯的比赛,2005年市场达到了成熟高潮阶段,06年、07年比赛离开了北京,今年再次回来,热度又起来了。”看着赛前陆陆续续进场的观众,负责中国杯赛事推广的梅珑公司总经理王梅和记者聊到。
2003年-2008年花样滑冰中国杯六年来市场分析
今年是我国第六次举办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站的比赛。据王梅介绍,2003年他们第一次合作推广赛事就遇到了非典,国内市场不是很好,国外的赞助商纷纷撤出。“当时观众对花样滑冰还不了解,来现场看比赛的人很少。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前期培养。”王梅对推广初期的艰辛有些感慨。
“中国的花滑市场经过了两年的培养过程后迅速发展,2005年时达到了成熟。赛事的质量和运动员的水平在世界上都能占有一席之地了。市场的凝聚力自然而来。”在那一年申雪/赵宏博拿到了花滑大奖赛总决赛的冠军。
“2006年和2007年由于首都体育馆为北京奥运会进行场馆改造,中国杯的比赛移师南京和哈尔滨,市场有了一些波动。但这同时也开辟了一批新的受众。今年奥运之后,中国杯再次回到了北京。”王梅对现在的上座率表示满意,“昨天第一比赛日,来了很多观众,多数都是一个大家庭来看比赛,老人和孩子的数量越来越多了。”
记者拿到了梅珑公司六年来的市场推广数据显示,中国杯花样滑冰在我国的上座率、票务走势和市场占有率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虽然今年的问卷调查数据还没有出来,但王梅总经理对此表示乐观。
观众素养在提高 受众群有一定的“粘度”
“不光是观众的数量多了,票卖的多了,他们的观赛素质也在逐年提高。比赛期间来回走动的少了,手机响的声音少了,拍照用闪光灯的少了。”
花样滑冰比赛的受众群有着自己的特性。“他们多是一些高端,偏小资的人士。并且受众群有着一定的粘度,他们若来看比赛,多数以后每年都会来看的。”王梅和记者说,“花样滑冰的赞助商也较有品味,像三星、尼康等。”
记者发现现场看比赛的有很多小孩子,一旦他们进入冰场,就会欢呼雀跃起来。音乐响起,选手们滑行开始,孩子们又会很认真的看着,如痴如醉。
现在北京的市场很好 双人滑要出成绩
经过奥运会的历练,中国的体育市场越发成熟,运作经营也逐渐国际化。“北京是我们的大本营”梅珑公司的总部就设在了北京的朝阳区。“任何运动的开展需要市场培养的过程,现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现代化的冰场越来越多,把滑冰做为休闲爱好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北京奥运结束之后,即将迎来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运,作为我国冬季项目中较能出成绩的花样滑冰当仁不让,被众人寄予较高的厚望。“尤其是双人滑,我们一定要保持住水平争取冬奥会拿到好的成绩。”
花滑运动也要从娃娃抓起 走亲民路线是好选择
王女士也说出了自己多年来从事经营花样滑冰运动的感受,“日本、韩国他们的花滑水平很高,因为人才不断档。一批老队员退役后,年轻队员就能立刻参加成人比赛了。”她接着分析,“还有就是我国选手的艺术表现力不如国外选手。像韩国金妍儿的冰感就很好,她在冰上不是在比赛,而是在艺术表演。她是一个艺术家。”
任何运动长久的发展都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冰舞、男单的成绩不是很好,但也可以请一些国外的教练来补充我们的不足。记者获悉,我国冬运中心已经将耿冰娃、张可欣、李子君三名小将派到美国训练学习。
“希望地方的协会和中央的协会等部门能多多选拔一些有天赋、有冰感的苗子,为将来多做准备。”
谈到将来的发展道路,王梅女士认为花样滑冰走“亲民化”路线是个不错的选择。“将冰场放眼无限,把花样滑冰带到市民的生活中,让更多的人感知它的美与动感。以后我们会增加路演,并且选拔更多的冰童,让花样滑冰在我国市民中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