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运会毽球总裁判长:民间体育有了竞技体育的味道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0月28日16:11  新华网

  新华网泉州10月28日体育专电(记者李慧颖)“竞技水平越来越高,有些竞技体育的味道了”。在此间举行的农运会毽球花毽比赛上,总裁判长郭贤成认为,本次比赛有如下几个特点:强队多、队伍年轻化、参赛选手素质高。

  本届农运会毽球花毽比赛共有15支队伍参赛,既有广东、湖北、山西、天津等传统强队,也有江西、上海等后起之秀。郭贤成表示,各队的水平比较接近,比赛起来攻得凌厉、守得严密,很有“看头”;不像往届农运会的比赛实力相差悬殊,强队一枝独秀,弱队只有“挨打”的份儿。

  这届农运会的参赛队也比往届更“年轻”。除了河南、辽宁队,其他参赛队的主力基本都在16至25岁之间。“这主要是得益于近几年毽球运动在广大农村中小学快速推广,为这项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郭贤成说。

  据介绍,近几年来中国毽球协会将毽球的发展重心转移到学校,在中小学、大专院校大力推广。由于毽球携带方便、价格便宜、场地要求不高、运动强度可控,深受农村中小学生的欢迎,同时也为毽球运动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

  本届农运会,参赛选手的技能水平也比往届更上一个台阶。据郭贤成介绍,各队技术水平更成熟,技术变化更细腻,战术组合也更多样;尤其是进攻队员的个人素质普遍比较高。这个特点在分组赛阶段就已初见端倪。分组赛第一场广东队同山西队的对决中,双方进攻倒钩、防守踏球连续7个回合,引来现场一片喝彩。“参赛队员的竞技水平可以用专业来形容,这在往届比赛中是很少见的,”郭贤成说。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