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女乒最大对手如何炼成 冯天薇:我有个西点教官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9月24日14:17  《乒乓世界》杂志

  文/本刊记者 李美多

  冯天薇并不认为自己是本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的大黑马,“黑马还没冲出去,被张怡宁拦下了。”说这话时,她圆圆的脸上闪过一丝羞涩的笑容。

  坐在北大体育馆附近的上岛咖啡一隅,冯天薇和记者聊着天,不时地瞄几眼电视,王楠和郭跃的半决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一天前,这个新加坡的“假小子”,在与张怡宁争夺4强席位时,以一种让所有中国球迷手心出汗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2008奥运之旅。

  那一天,距她22岁生日只有9天。

  不少人是在今年初广州世乒赛女团决赛上知道冯天薇的。她第一次和张怡宁打,输了,却给张怡宁留下了“她的威胁要比我想象的大得多”的印象。更多球迷是在两个月后的亚洲杯上认识了她,因为她爆了张怡宁的冷,这是张怡宁在雅典奥运会后第二次输给非中国队选手。奥运会前,施之皓说:“对新加坡的冯天薇要多小心。”

  女单1/4决赛证实了施之皓的担心,两人打得难解难分,整场比赛张怡宁只净胜6分。

  “第3局我10:8领先的时候她有一个擦网球,之后我心里有点慌,出手没那么坚定了,到后来越打越急,结果失误太多。虽然每局都是输两分,但真正拼胜负的时候还是和她有差距,(世界排名)第1和第9的差距。”冯天薇又笑了。

  17个月前,连世界排名都没有的冯天薇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会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入籍不到一年,这位新加坡乒乓队年纪最轻、资历最浅的姑娘,竟然成为帮助新加坡获得48年来首枚奥运奖牌的头号功臣。有人说她是乒坛“灰姑娘”,她只是淡淡地说这些年经历的比较多,这17个月过得很不易。

  她说,她要重重地感谢一个人,她的教练刘国栋。

  冥冥之中,爸爸给了我力量

  故事的源头是1991年的哈尔滨。喜欢打乒乓的妈妈想让5岁的女儿有一技之长,又不想太伤身体,于是为小天薇选择了“比较优雅”的乒乓球,但是她仍然会用髌骨受伤的速滑运动员叶乔波的故事鼓励女儿刻苦训练。从接触乒乓球那天起,小天薇便进入哈尔滨市男子体校。“对,男子体校。我妈考虑我从小就和男孩训练,在力量、打法上肯定能占很多优势。”过人的天赋加上早期的强化,冯天薇从小成绩就特别好,哈尔滨市第一、黑龙江省第一。1997年,只有11岁的冯天嶶被黑龙江体育运动学校破格录取,和比自己大四、五岁的队员一起训练。

  对于走专业道路的人来说,本来平民化的乒乓球其实也是一项开销不菲的运动。冯天薇小时候,家里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除了要维持日常开销,还要支付她日益看涨的陪练费,从最初的几块钱到后来的几十元、上百元……工薪阶层的父母越来越力不从心,但考虑到女儿已经打到这个份儿上了,只能咬着牙扛着。

  14岁那年,父亲得了肌肉硬化,本不宽裕的家庭无疑雪上加霜。为了多赚钱给父亲治病、供冯天薇打球,母亲换到了郊区的农场工作,一个月多赚100多元,每天路程多3个小时,并一直对冯天薇隐瞒着父亲的病情。冯天薇知道父亲病情时,父亲已病危。她在父亲临终前半小时回到家,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2008年国际乒联巡回赛专题 

更多关于 乒乓球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