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了解残疾人消除障碍从观念开始 平等尊重和谐共处(2)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9月20日14:28  北京晚报

  别忘记,残疾人和健全人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希望,他们能和健全人呼吸同样自由的空气。

  点滴小事

  从身边做起

  一个残奥会让中国人开始了解和关爱残疾人,也让更多残疾人有了走出家门的愿望和便利条件。残奥会结束了,但要实现残疾人设施无障碍到心理无障碍的转变还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或许现在是从身边的种种小事做起的时候了。

  保证无障碍设施的使用

  先看一下,你是否在盲道上?

  在残奥会开幕式上,大家认识了一只叫LUCKY的导盲犬,它牵引着盲人运动员平亚丽在10万观众面前完成了火炬传递。但是就在一天以后,一位导盲犬驯导教练却说:“要放在北京,导盲犬出了门半小时挪不动道儿。”这位教练解释道,导盲犬受到的专业训练是针对每个人都严格遵守规则,保证无障碍设施使用的情况。如果盲道上有许多人行走,导盲犬就会十分茫然,如果红灯的时候,人行横道依然有车辆通过,导盲犬也会站在那里无所适从。从这个小故事不难看出,有了无障碍设施只是一个基础,最终还是要靠人们的共同维护。所以,无论在大街上,地铁站,商场里,每个人都应该习惯往脚下看一眼:你是不是在盲道上?

  前些年记者去日本出差,在札幌的每节地铁上都有两排黄色的座位,那就是残疾人座椅。无论地铁多拥挤,却从没有人去占用这两排座位。而在北京的地铁上同样有针对残疾人的座位,可是几乎没有空着的时候。无论在何处,洗手间里通常都有残疾人专用的设施,但同样很少有人意识到那是专门针对残疾人的。

  的确,在残奥会期间,从“鸟巢”的无障碍设施到长城的残疾人电梯,到餐馆的盲人菜单,的确有不少体贴入微的无障碍设施在北京普遍使用。不过要让无障碍设施真正能够为残疾人带来无障碍的生活,必须靠每个人的自觉维护。

  学会对残疾人的适度帮助

  先问一声,你是否需要帮助?

  在残奥村里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志愿者一看到运动员推着轮椅或拄着盲杖就上去要帮忙,但马上就会被运动员摆手拒绝:“NO,NO,我可以自己来。”这是单向的关怀,还是平等的帮助,残疾人对此十分敏感。大部分残疾人更愿意依靠无障碍设施,自己克服残疾带来的困难。所以,只有适度,并有技术含量的帮助才是最有效果的。

  比如,当在路上碰到一位遇到路障的盲人时,往往会有好心人走上前去,一把拽住他的手,或者大声问话;再比如,当看到一位坐轮椅的肢残者费力行进时,有人可能会出于下意识的关心,不加以询问,上前就推搬轮椅。殊不知,对于残疾人来讲,上述行为常常会让他们感到紧张和不安,甚至自尊心受到伤害。正确的做法是:想要帮助盲人时,切忌大声说话,先对他拍拍手,然后轻声询问能给他什么帮助。领路时不要紧拽盲人的手,而要让他们把手搭在你的肩上,这样在他掌握主动时才会更有安全感;帮助肢残者时,应该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再伸援手。简言之,帮助残疾人,“一看、二问、三听、四助”是个原则。

  其实,残奥会期间,更多人已经从“尊重”这一课开始学起:记者采访时蹲下,平视采访对象的眼睛;每个人都注意不紧盯残疾人的残疾部位;在帮助残疾人之前,先征求意见……其实,要学习怎样和残疾人沟通对他们提供帮助,只需要不到10分钟时间,而这些细节却能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被关怀。

  本报记者 刘晓星 J007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