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运志愿者的青春日记:菲鱼露虎牙 中国日嗓子喊哑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9月19日09:17  人民网-人民日报

  【阅读提示】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一支170万人的队伍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170万,创造了历届奥运会志愿者人数之最。这些大多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被称为“鸟巢一代”的年轻人,在过去的几十天里,“把汗水融化成满脸笑容”,甘做“幸福的螺丝钉”,被誉为“北京最好的名片”。他们奉献汗水,也收获快乐。

  郭曼桐,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大三学生,正是这一百七十万分之一。“两个奥运”期间,她一直在“水立方”担任引语记者,负责在混合区采访刚刚比赛完的运动员。今天,我们摘选她志愿服务时的日记,与读者一道,走近这些可爱的“新生代”。

  【8月10日】梦想就是他们实现梦想

  今天是“水立方”的第一个决赛日。

  我所在的业务部门简称“ONS”,即奥林匹克新闻服务,每日的工作就是追着运动员采访。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我们的志愿者也就成为了世界大联盟。志愿者中,中国的志愿者只有5个,而外国人有10多个。不论在国籍上、语言上还是肤色上,都能看出我们的“国际化”。

  决赛在早上开始,一大早就看见了菲尔普斯,当然也有幸目睹他夺第一金的场景。菲尔普斯很可爱,像邻家大男孩一样憨憨地笑,而且露出一颗虎牙。当他从游泳池里出来,一步步走到我面前的时候,不禁紧张了一把,不敢相信眼前就是传说中的游泳奇才。

  其实每个运动员在来比赛之前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我们志愿者的梦想,就是希望看到他们梦想实现时脸上的笑容。当然,作为中国的志愿者,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希望看到中国的国旗在“水立方”的上空高高飘扬。

  【8月12日】北京奥运,世界的奥运

  今天下午工作之余,在办公室看中国男篮对阵西班牙,打得惊心动魄。对于我这种业余球迷来说,虽然只懂得从比分上知道激烈程度,但也不禁要为中国队叫好。由于办公室里大部分都是外国人,我只能“低调”地在中国得分的时候喊一声“好!”或者在进攻激烈的时候喊一声“加油!”这个时候,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志愿者总是对我报以“怀疑”和好奇的目光。他终于忍不住,问我“为什么不给两边都加油呢?”

  果不其然,一会儿我们转台看一场有澳大利亚队的比赛。他不但给自己的国家队加油,还给对手加油。虽然澳大利亚队处于劣势,但丝毫不影响他给双方加油的情绪。他后来跟我说,看比赛就是看竞技,不论谁打得好,都应该给予鼓励的掌声。

  这让我感触挺深。是啊,奥林匹克大家庭在北京相聚,除了收获奖牌,我们收获更多的应是和平与友谊。且不说赛场内,我们经常能听到为外国运动员的喝彩声,在赛场外,还有来自9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志愿者935人,他们在北京,也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与热情。因为,这不光是北京的奥运,更是全世界的奥运。

  【8月23日】周吕鑫加油!

  今天是中国跳水梦之队的最后一场决赛——男子单人10米跳台。前7项跳水金牌中国队都揽入囊中,但今天尽管中国队有双保险,却与金牌失之交臂。

  前五跳的时候,我们都坐在“水立方”地下一层的办公室里,静静地等待着奏响国歌的一刻。但第六跳的时候,周吕鑫在难度系数3.4的情况下失误了,而在他之后出场的澳大利亚选手马修则出色地完成了难度系数3.8的动作。惊人的逆转发生了,马修的排名显示为“1”。

  比赛结束,我们照例要去采访运动员。我被分配到的任务恰巧是采访周吕鑫。望着缓步走来的他,我的大脑几乎空白,不知从何说起。只是问他:“有没有觉得很惋惜?”他很平静地做出回答,承认了自己的失误,同时肯定了对手的出色。

  看到面无表情的周吕鑫,我心里也很难受。然而,我们并不为周吕鑫感到失望,因为名将都是在挫折中成长的。歌词中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些运动员还年轻,想要撑起中国跳水的一片天,是需要经历失败与历练的。周吕鑫加油!梦之队加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2008年北京残奥会专题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