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残疾朋友亲身感受残奥:顺利到达场馆开心看球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9月18日15:22  新民晚报

  


北京残疾朋友亲身感受残奥:顺利到达场馆开心看球

  丁肖敏与外国朋友一起为运动员加油钟喆

  

北京残疾朋友亲身感受残奥:顺利到达场馆开心看球

  丁肖敏在看台开开心心地看球钟喆

  

北京残疾朋友亲身感受残奥:顺利到达场馆开心看球

  丁肖敏夫妇用镜头记录了北京残奥会的一段历史钟喆

  丁肖敏,北京人,下肢残疾。近期,每天都有万余名残疾人观众到奥林匹克中心区观赛,他是其中之一。15日,丁肖敏和妻子一起来国家体育馆看残奥会轮椅篮球比赛。一路上,数码摄像机和数码照相机交替使用。这不,在轮椅看台上又来了一群外国朋友,“这么好的镜头一定要记录下来。”丁肖敏希望自己能见证北京残奥会的历史,也希望用镜头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

  9月15日星期一晴微风

  【O7:00家中】

  太阳爬上枝头,鸟儿欢快歌唱。早上醒来,换上红色的短袖衬衫,黑色的皮鞋也擦得油亮,显然这是一个大日子。洗漱完毕,坐上轮椅,丁肖敏背起了家用小型摄像机,包里还装了一个数码照相机。心情愉悦的他正准备踏上一天的残奥会观赛之旅。

  和平时不一样,残奥会期间北京街头多了几种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出租车。不过,今天丁肖敏并没有选择这种相对便捷的交通工具,而是和妻子一起“挤公交”。去车站的路上,两口子心里有点犯嘀咕,“第一次从家里到奥林匹克中心区,距离还挺远,希望今天看残奥会比赛能顺顺利利的。”

  【O9:00途中】

  到了站台没几分钟,一辆695路公交车就缓缓驶了过来,这是一辆为残疾人改装过的公交车,登车的踏板比普通的公交车低一些。

  车停下,排在前面的乘客陆续登车。轮到丁肖敏的时候,先是售票员走下车,后来开车的司机也从车前跑到汽车中部,和售票员一起把丁肖敏抬到了公交车上。“看到司机也过来帮忙,说实话我有些意外,但当时真的挺开心。”

  抬着轮椅上车,还要找到一个位置把轮椅固定好,需要一点时间。但车上的乘客都很善意、很理解,没有非议、抱怨,甚至连小声的低语也没有,这在多年前是不敢想象的。

  公交车缓缓开出站台,一路畅通。到了奥林匹克公园,热情的司机和售票员把丁肖敏送下车。“回来时,您可以在奥林匹克中心区乘坐K15路汽车回家。那是一辆新型公交车,登车的时候有自动梯子从车门处伸出来,特别方便。车体有专门为轮椅开辟的区域,乘坐起来比我们的车舒服。”

  【10:30奥林匹克中心区】

  挥一挥手,告别热心的乘务员。夫妻俩准备走进奥林匹克中心区。从“第一步”开始,丁肖敏就被志愿者“接管了”。进入区域,每一个人都要接受安检,见到坐着轮椅的观众,志愿者的服务更加体贴、周到。蹲下,单腿着地,视线保持和受检人水平,这样丁肖敏就不用像以前接受安检时仰着头和安检志愿者说话了。

  从奥林匹克公园入口到国家体育馆,健全人走路也需要一刻钟,坐轮椅的残疾人观众就需要更长时间了。不过,之前这个问题奥组委已经考虑到了。为了方便坐轮椅的观众,中心区设置了64辆无障碍电瓶车。进大门不远,一辆电频车便停在了夫妻二人面前。这种电频车就像是个变形金刚。车体两边的铁板可以折叠,放下来落到了地上就成了一个坡道。妻子把他推到车上,把轮椅固定好,站在他身后。两块铁板合起来,把他俩“夹”在中间。只要3分钟,电频车便载着二人顺利来到国家体育馆。

  丁肖敏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只用了两个小时他就从家到了比赛场馆,“以前外出,路上消耗了大部分的时间。现在,公共设施更注重无障碍建设,出行的时间在逐渐减少。”

  【11:00国家体育馆】

  国家体育馆是个无障碍的世界。场馆专门为残疾观众开辟了专用通道。丁肖敏和妻子直接从这个通道入场,免去了和健全观众挤着排长队的过程。

  进场馆的一路上,相隔几十米就有一个志愿者。但见到坐轮椅的观众,他们没有一个“主动”上前“搭把手”的。国家体育馆供观看比赛的轮椅席位有60个,都是视线较好的位置。顺利地找到了主席台对面的无障碍坐席,妻子和他正准备入座,此时志愿者第一次上前服务——递给丁肖敏妻子一把椅子,让她能坐在丁肖敏的身边陪伴观赛。“现在,志愿者学会正确尊重残疾人,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

  其实,丁肖敏不知道,残疾人观众只要一进入赛场,就会有一名志愿者全程陪伴。

  据国家体育馆运行团队常务副主任力航介绍,场馆内共有842名受过特殊培训的志愿者,“他们会为到场的每一位残疾人观众送上最细致的服务。这种一对一的服务并不是按照志愿者自认为的方式去帮助残疾人,而是在平等的观念下,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最快、最好地帮助残疾观众解决问题。”

  【13:10中心区快餐店】

  精彩令人难忘,但好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不过,离开赛场,属于丁肖敏的精彩还在继续。除了国家体育馆,丁肖敏夫妻俩混入熙熙攘攘的人群,在“鸟巢”和“水立方”下,定格了不少张两人幸福的画面。

  中心区内,吃饭的地方不多。所以下沉广场里的快餐厅总是那么拥挤、繁忙。游客到了这总要感叹:“这简直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快餐店!”和其他观众一样,丁肖敏走进这家快餐店有点晕:“这么多人就餐,要等多久才能找到位子啊!”踌躇之中,一个工作人员走了过来。在询问到确实是来这里就餐后,他把丁肖敏推到一部升降电梯。“原来这里还有专门为残疾人准备的就餐区。”到了二层豁然开朗。“餐厅为残疾人想得真周到,以前,很少餐厅会这样招待残疾人士。”

  【15:00祥云广场】

  吃过饭,他来到了仰慕已久的中国故事“祥云小屋”。盲人歌唱家、用双脚修理手表、高超的盲人按摩技艺……除了奥运会时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残奥会期间,残疾人中的“能手”也能走进祥云小屋的大舞台一展绝技。“他们太厉害了,只可惜时间太少,我走不全30个祥云小屋。”

  最后一站,也是最让丁肖敏难忘的一站。奥林匹克公园祥云剧场前热闹异常,这里正在举办国内首次残障人士功能服装展演。

  斜体剪裁,修饰一些肢体残疾人的左右不对称;腋下加上柔软又耐磨的网布,使用拐杖的残疾人觉得舒适了很多;弃用纽扣,改为更方便肢体残疾人的拉链设计;……特别设计的服装非常注意美观,鲜艳的色彩、新颖的款式,透着“时尚”。台下丁肖敏用摄像机记录着每一个模特的精彩表现和衣服设计的每一个细节。

  “我很感动!因为,现在社会各界在细节上为残疾人考虑得越来越多。虽然解决残障人士的穿衣问题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却可以帮我们迈出回归社会的一大步。”

  驻京记者钟喆(本报北京今日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2008年北京残奥会专题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