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鲁光见证中国体育30年:女排夺冠 那场面太狂热了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9月18日10:42  新京报
鲁光见证中国体育30年:女排夺冠那场面太狂热了

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荣获第三届世界杯冠军。黎启榕摄

鲁光见证中国体育30年:女排夺冠那场面太狂热了

邮电部于1981年12月21日发行《中国女排获第三届世界杯冠军》纪念邮票。

女排夺冠 那时的场面太狂热了

  上世纪80年代中国体育的总体状况,就是小球都很不错,但是三大球不行。以前体育界的最高统帅贺龙元帅就说过,三大球不出线,死不瞑目。后来中国女排的轰动,正是由于她们率先从三大球的落后局面里冲出来了。

  女排拿到世界冠军以后,获得了全国人民的热爱,人们对女排寄予厚望,给她们最高的待遇。我跟队员们到过北大一次,那个情景热烈啊,大学生们挤得鞋都掉了,路边河里漂着几十双鞋。人太多,我是被男排队员夹在胳膊底下带进去的,进了礼堂就找不到队员们了,只见东一个西一个,被学生们抬起来扔。“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个口号,就是那时候学生们喊出来的。结果女排队员们说,下次赢了也不敢再来了,场面太狂热,输了更不敢来,肯定要踩成肉酱的。

  这都与时代背景有关。要在“文革”时期,你家里有奖杯还得了?必须砸烂。整个国家刚从崩溃边缘走出来,社会兴奋点也少,碰到女排有比赛,全国人民都守在电视机前,感觉扬眉吐气。这是时代的脉搏,真实的反映。像我写女排的那篇报告文学《中国姑娘》,几乎所有的省级报刊都转载,电台也来回广播,现在最好的文学作品,也不可能出现当年那种情况了。

  我去采访女排,也不是什么宣传任务。当时我是国家体委教育处的处长,主要管全国运动队的思想工作。当时了解到的情况是,女排和男足都可能会有突破,足球可能会冲出亚洲,女排就是可能拿到世界冠军。所以我就想,这两支队伍都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如果他们赢了,应该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如果输了,也应该解释清楚为什么会输。抱着这样的想法,1981年,我就去了湖南郴州,女排正在那里训练。

  到那里我就提出,可能会写一篇较长的文章。因为我感觉一般的新闻报道说明不了深层的问题,运动员的艰苦生活很难表现,只有报告文学,可以详细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袁伟民就跟全体队员讲,鲁光同志是来检查我们工作的,但是他也打算写个文章,大家配合一下。总教练一说话,队员们都很配合,我就在郴州住了半个多月,边看她们训练边采访。

  现在大家都知道,女排训练强度非常高,当时讲究“三从一大”,就是“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60年代我们曾经请过日本的“魔鬼教练”大松博文,他的训练方法就是这样,把队员们练得死去活来,都吐了还要坚持练。到80年代,也是超负荷训练,到什么程度可以停,要凭教练的经验。运动员也接受这种理念,我在郴州看她们训练,陈忠和当时是助理教练,他就站在一个很高的凳子上往下使劲扣球,女排队员们都是闭着眼睛去接,因为疼啊,球打到哪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我采访时候问她们,队员们就说了,不这么练不行啊,你看苏联运动员就很有力量,大腿比我们腰都粗。

  我被她们的拼搏精神感动,就写了《中国姑娘》,发在1981年第5期《当代》杂志上。后来女排夺冠是在11月的世界杯比赛,如果女排没有拿冠军,可能《中国姑娘》也就是一篇普通的文学作品了。夺冠之后一下轰动了,当时单行本第一版只印了5万册,结果还没上市就没了———全国妇联一下子要走两万册,然后新华书店内部职工分走很多,往各地书店运的路上还分掉很多,都到不了书店就分完了。

  后来日本也出版《中国姑娘》,名字给改成《红色魔女》。我们曾经称日本女排是“东洋魔女”,现在他们把这称号还回来了。邓颖超看到了日文译本,就通过容国团联系我要中文版。当时我在上海,容国团给我打电话,说邓大姐要看这本书,你快给她找。我手里也只有两本,其中一本就送去给了邓颖超,另一本留存到现在。《中国姑娘》一时洛阳纸贵,这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残奥会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