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曾经的弱势群体大步走上前台 残奥会的他们让人震撼(2)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9月18日09:05  中国青年报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冯攀峰思维敏捷、言谈大方得体。他既不像老一辈残疾运动员那样,无论何时何地都把感谢社会的话放在首位,也不像健全人想象中的残疾运动员那样,会很害怕谈及自己的肢体残疾。

  面对记者,冯攀峰说得较多的是对未来的打算,他说,参加残奥会只是他人生目标的一小部分,他还要读大学,要有自己的事业。冯攀峰对自己人生的规划显然经过认真的思考,而非随遇而安。

  孙丕评认为,像杨博尊、冯攀峰这样的“80后”、“90后”残疾运动员,一般都有条件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也是他们具有积极、自信个性的原因所在。

  教练鼓励残疾运动员与健全人交流

  在中国残疾人自行车队教练施金凤看来,教练鼓励残疾运动员与健全运动员交流,也有助于加深残疾运动员与社会的融合。

  残疾运动员往往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虽然同为残疾人,大家交往起来心理上要感觉轻松一些,但最大的不利因素却是丧失了与健全人社会融合的机会。

  据施金凤介绍,在她执教上海残疾人自行车队之初,队员们普遍害怕同健全人交往,非常自卑。为此,施金凤刻意创造机会让健全运动员与残疾运动员一同训练,因为事先对健全运动员有过尊重残疾人的交待,双方在一起的训练效果非常好,健全运动员从残疾运动员身上学到了顽强精神并学会尊重残疾人,残疾运动员则在与健全人的交往中尝试融入社会,并由此树立了自信心。

  在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教练衡新也向记者介绍了让健全青少年与残疾青少年共同训练的方法。

  正是由于在日常训练和生活中,不再回避健全人,而是主动与健全人交流,现在的残疾运动员在融入社会方面更加自信。

  中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是首要条件

  在中国第一代残奥会运动员马巧云的记忆里,20多年前的中国残疾运动员还是比较自卑的群体,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在那个年代,残疾人事业刚刚在中国起步,残疾人作为一个弱势和容易受到歧视的群体,很难有一个自信的心态。

  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在上世纪90年代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近20年来,随着整个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和接纳程度的提高,马巧云发现,“通过参加体育运动,使我们的生活观念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同时,我们更加渴望与社会交流、融合,希望能为社会作贡献。”

  马巧云认为,正是由于中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残疾人向外界敞开心扉才有了可能,“如果中国的残疾人仍然像20多年前那样受歧视和排斥,我想,中国残疾运动员即使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社会生活中,他们也仍然感觉自己是弱者,仍然不会有自信、开放的健康心态。”

  积极面对人生的挫折,永不放弃心中的梦想,这是健全人通过残奥会了解到的残疾运动员的精神境界。很多健全人都有这样的感慨:比起这些残疾运动员,自己在面对人生困境时,曾经是多么的怯懦和脆弱。与其说自己具有为残疾人提供帮助的能力,还不如说是残疾运动员教会了自己该怎样勇敢面对人生。

  残奥会是世界各国残奥运动员秀出自己的舞台,它不仅展现了“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更让健全人直观地了解到残疾运动员自信、勇敢、拼搏的精神品质,尤其是中国残疾运动员所表现出的风貌,更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在近20年飞速发展的集中体现。

  本报北京9月17日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残奥会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