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婀娜 9月15日,北京大学乒乓球馆又迎来了中国队凯歌高奏,出现了充溢着微笑和感动的收获瞬间。女子团体F6—10和F1—3级的决赛中,中国队以3∶1的相同比分,分别战胜波兰队和意大利队,获得金牌。
中国女队的“四朵金花”坚持拼搏与自我超越,姐妹联手,继分别获得单打冠军后,再次获得双打冠军的场景,让不少在场的观众感动落泪。
同乡姐妹并肩夺金
女子团体F1—3级决赛,中国队派出刘静和李倩。李倩,19岁,小小年纪,沉稳冷静,一板一眼地进攻、防守。凌厉、快速且落点刁钻地打球,让观众大呼过瘾,也让曾叱咤风云多年的欧洲乒坛的意大利选手克拉拉·波达颇感无奈。
李倩自小患小儿麻痹,5年前赶上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去专门为小儿麻痹患者开设的学校挑选运动员。作为30多名运动员其中的一个,“李倩是最后留下来的那一个,”李倩家人为此充满自豪。“李倩付出了很多,在训练中经常摔倒,冬天冷,手都冻肿了,但李倩从没叫苦”。记者获悉,李倩的家人也在观看女儿的比赛,他们说:“其实比赛还没打,就知道李倩能赢,她以前比赛经常能拿回单打和双打两枚金牌,所以我们看比赛都不紧张。”李倩没让家里人失望。
20岁的刘静也是来自江苏,残疾程度更重,达到了F1级。以这样的身体状况,能稳稳地将乒乓球拍拿在手中已经非常不易。8年前,刘静第一次接触乒乓球,就爱上了这项运动。从那以后,她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打乒乓球上。“起初由于握拍困难,手臂经常在桌子上撞得青一块、紫一块,但是自从打了乒乓球之后,我的上肢运动能力有了明显改善”,刘静说。随着坚持训练,越来越乐观、坚强,身体机能越来越好,这对于刘静来说,或许比一枚残奥会金牌意义还要大。
不放弃的坚强女孩
女子团体F6—10级决赛,范蕾战胜了曾经在单打决赛中击败自己的纳塔利娅·帕尔蒂。这个留着利落短发、乍看像个男孩子一样的坚强女孩儿,也获得了观众最多的掌声。
面对有“乒坛维纳斯”之称的纳塔利娅,先出战的雷丽娜并不顺利,以2∶3惜败。随后,雷丽娜和范蕾配合的双打和范蕾的单打将比分扳成2∶1。最后,迎来了范蕾对阵纳塔利娅的单打。这是两人在北京残奥会上的第二次交手。而上次在女子单打的争夺战中,范蕾曾经输给了纳塔利娅。
秉持不放弃原则的范蕾一看就是拼了。“这场比赛打得很艰难。我已经为可能遇到的所有困难都准备了应对方案。在双打比赛取胜后,我身上的压力就消失了,结果,我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非常激动。对手在中国非常有名,并且已经参加健全人比赛多年,所以残奥会选手要想打败她几乎不可能。”
教练郭西京也为自己的队员打气,她说自己的队员并不比任何人弱,“纳塔利娅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乒乓球选手,实力很强,战术新颖,打球风格像男选手。尽管我知道我们最终会获胜,但我仍然希望队员能在单打比赛中赢她,证明我们并不比她弱,这对我们意义重大。我们为此已经准备了整整四年,结果,我的队员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