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天,北京残奥会即将结束,北京7年的筹备工作和2个月的奥运村/残奥村运行工作也将画上句号。目前残奥村各方面工作运行平稳顺畅。”今天,北京奥组委残奥村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邓亚萍向记者表示,残奥村的接待量虽然只是奥运会时的一半,然而接待任务并未减轻,运行标准和服务质量更没有降低。和奥运会时相比,残奥村的服务“更注重细节,更注重人文关怀”。
截至14日,残奥村共接待来自147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和官员7379人,轮椅使用人士1736人,运动员餐厅供餐总计224315人次。另外,综合诊所共接诊来自137个国家和地区的2899人,治疗伤病4297例,转诊25例。
蹲式服务显关怀
一位来自墨西哥的标枪运动员称赞残奥村:“这里的一切都好得超乎想象!”
据邓亚萍介绍,残奥村内共有42栋6至9层的公寓楼,为了方便残疾运动员的出入,每幢公寓楼只启用了1到3层。在公寓内,开关和挂钩的高度降低了,浴室内的肥皂改成挤压式洗手液。考虑到肢残人打伞不方便,还专门增加了对运动员的雨衣供应量。
商业街的工作人员在为坐轮椅的顾客解答咨询或介绍商品时,会采取“蹲式服务”,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在村内的假肢轮椅维修中心,有一名运动员送修的轮椅已经破旧不堪,技师们看到后都认为已经没有任何维修价值了,但是考虑到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还是想方设法为他修理,几乎更换了所有主要部件,使轮椅焕然一新。这些细微之处,深深感动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以及前来观摩的各国官员。
服务奉献也受益
一位来自德国的射击运动员曾对邓亚萍说:“这里的人特别友善,让我觉得很快乐、很温暖。”
温暖不仅体现在设施上,更体现在残奥村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贴心的优质服务上。据邓亚萍介绍,截至14日,残奥村洗衣房的工作人员每天要洗涤近3000袋衣物,并提供加急洗涤等特殊服务。对脏污较严重的服装,工作人员都会采取人工刷洗等6个步骤,一丝不苟地进行特殊处理和单独洗涤。在洗衣房的工作人员中,既有80后的大学生志愿者,又有年近70、具有40多年从业经验的技术专家。他们每天24小时分三班在温度高达30多摄氏度的洗衣房里任劳任怨地工作。
当看到两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运动员把木棍当作拐杖,每天艰难地往返于餐厅和公寓时,住宿团队的工作人员自己掏钱为他们购买了两副拐杖。当他们将拐杖送到运动员手上,两名运动员激动不已。
邓亚萍表示,“虽然我们的付出不求回报,然而,我们也从残疾人运动员身上深深地受到教育,那就是精神境界的高低并不与身体的健全程度相联系。可以说在残奥村,我们既是服务者,又是受益者;既是奉献者,又是收获者。”
(本报北京9月15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