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袁文通本报北京专电
一年一度的中秋夜,皓月当空。身在鸟巢,左手紧握国旗,在全场八万多名观众热烈的掌声中,年仅18岁的陈鸿杰首次参加残奥会就登上了残奥领奖台,迎来了人生中首个辉煌的瞬间。虽然昨晚他本人不是很满意,但能够在强手如林的男子跳高F44-46级的比赛中,以1米96的成绩收获一枚铜牌,对于一名初出茅庐的小将来说,也算是不小的成就。
“夺牌,我很平静”
没有预想中的兴奋和激动,走下领奖台的陈鸿杰仿佛刚刚参加完的不是四年一度的残奥会,而是一场一般的国内赛事。“心情挺平静的,也不是很激动。”赛后陈鸿杰接受记者采访时,嘴角只是勉强地挤出一丝微笑,“成绩比我自己预想的要差一点。”1米96的成绩,在陈鸿杰看来只能算是一般,“在平时的训练中,我的成绩曾达到了2米01。”“今天天气不错,现场的气氛也很好,我应该可以创造一个更好的成绩,结果却没有发挥出来。”平静的陈鸿杰说,“赛前,我没想过奖牌的颜色,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跳出自己训练中的成绩。”对自己要求一向很严格的陈鸿杰,此时对成绩的追求远胜过获得铜牌的喜悦。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虽然年纪仅有18岁,但经历过太多挫折的他很清楚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哪里,目标是什么。“今后,我还会继续努力,相信我。”陈鸿杰说得掷地有声。
三年完成残奥梦
陈鸿杰1990年2月14日出生在厦门同安一户普通的人家里,7岁时,因意外遭遇高压电,导致他失去了右臂。“初一的时候,学校举行运动会,我参加了跳高比赛,结果我的成绩超过了所有的同学。看到我成绩不错,市体校的教练就选中了我。”陈鸿杰认为自己走上体育之路有点偶然。当时,瘦弱的他打着一双赤脚,并没有特别之处,但他惊人的弹跳力,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进入厦门市体校后,陈鸿杰的跳高成绩突飞猛进,2005年还只是1米45,到了2006年底,他就“跳进”了中国国家队。去年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他跃过1米90,获得第三名。这一年,他才17岁。
一直以来,陈鸿杰都是以单上肢残疾的名义参加比赛,而事实上,他同侧的那条腿也有残疾,可是比赛时没有被计算到残疾级别里去,因此,陈鸿杰所取得的成绩,绝不是看上去那么容易。
为了北京残奥会,小伙子受过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刻苦训练,他的成绩又长了十几厘米。正是这种顽强、努力和稳定,最终成就了他残奥夺牌的梦想。而他从2005年开始练习跳高,到2008年在残奥会上夺得奖牌,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