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残奥健儿精神感染每位观众:我们自己的盛大节日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9月14日09:07  东方网-文汇报

  本报北京9月13日专电(特派记者徐维欣赵博)在北京残奥会的舞台上,运动员们的顽强拼搏精神深深感染着每一位观众,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残疾同胞——对他们而言,来到场馆亲身为运动员们加油,也许是表达情感最为直接的方式。

  在乒乓球赛场,记者遇到了一位专程从安徽赶来的观众——张帅,由于脑瘫,他的行动不得不依靠轮椅完成,不过能亲自来为中国选手加油,这位26岁的小伙显得非常兴奋。

  与他同行的家人告诉记者,为了能够感受一下奥运氛围,他们一家特地从安徽一路驱车赶到北京。“比赛几乎天天看,如果到不了现场的话,就在房间里面看电视。”虽然有着语言障碍,不过张帅仍然尽可能挥动双手,为运动员加油鼓劲。

  在水立方,记者邂逅了来自瑞典的残疾观众——帕特里克,在闲聊中,他表示了对北京残奥会的赞赏,“我看过很多次残奥会,但这里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志愿者们非常热情,场馆、交通的无障碍设施让我们残疾人能够十分享受地观看比赛,不会有任何不方便的地方。”

  帕特里克还告诉记者,来到现场,你就会被运动员们的精神所震撼。他指着泳池笑着说:“看了游泳比赛,我都有跳下去的冲动!”

  70多岁的王兰俊大爷在“鸟巢”观看田径比赛后,按捺不住兴奋之情,自豪地说,“作为残疾人,我们就得有志气,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果我还年轻,我一定要去给国家争金牌。”

  事实上,为了能够让更多的残疾朋友观赏残奥赛事,奥组委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据统计,残奥会期间公共区内人流量最高20万人、最低11.7万人、日均约为18万人,平均每天将接待1万多名残疾人观众。为此,公共区设置了总长44.8公里的盲道,遍布中轴景观大道、景观路、景观西路以及湖边东路、西路等区内主要干道及其支线。为方便乘坐轮椅的各类客户群体,所有步道的起点和终点都修建了缘石坡道。另外,还专门为残疾人观众设置了64辆无障碍电瓶车和160辆轮椅。正是有了这些便利条件,残疾观众观看比赛变得“随心所欲”,他们盛赞,北京残奥会是“我们残疾朋友自己的盛大节日”。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2008年北京残奥会专题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