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残奥看盲人门球最震撼心灵!队员靠铃声寻找轨迹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9月02日02:36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看盲人门球是一件很震撼心灵的事:运动员蒙上双层眼罩,或奋力抛球出击,或阻截来球。倾心聆听皮球内发出的铃声是他们追寻的轨迹,也是挑战自我的轨迹,他们用生命的乐观、韧性与命运抗争,也书写着各自精彩的友情和爱情。

  在备战北京残奥会的中国盲人门球队中,两个浙江选手陈亮亮和蔡长贵就很好地阐释着“我和你”的真谛。

  陈亮亮要圆梦北京

  时间回闪到一个多月前,记者采访了国家盲人门球队,当时他们在训练基地——杭州唯一织造厂潜心集训。

  全盲的陈亮亮和蔡长贵挥汗如雨地紧张训练,作为队中主力,在防守中两人配合得非常默契,几次都化解了队友的必进之球;在进攻时,陈亮亮抱球退到球门边,随着一个漂亮的360度转身,猛地把球向前方约10米处掷去,球跳过对方球员的拦截,直接蹦进对方球门得分。

  2002年就入选国家队的陈亮亮今年24岁,是队内资历最老的。陈亮亮在2000年郑州盲校上学的时候就开始玩这个项目了,这个项目带给他最大的乐趣就是给了盲人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他说:“我们能听到许多观众为我们而欢呼,我们把比赛当作一门人生艺术。”

  北京残奥会对陈亮亮来说有双重的意义,他笑着说:“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的生日是9月28号,所以我要争取为生日献上一个超级大礼,那就是要在残奥会上拿到金牌。”

  他悄悄地透露,如果这次比赛成绩好的话,我就带上我老婆去云南旅游一趟,她跟了我7年了,一直很细心地照顾我,但我很少能陪她游玩。下一步有钱就买套房子在杭州安顿下来,就可以考虑生孩子了。

  陈亮亮对北京残奥会的冀望是那么多,就像是一个人生的设计图起点,有点眩目,但并非遥不可及。

  蔡长贵找到友情和爱情

  对于蔡长贵而言,参加盲人这个项目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自己的铁哥们和人生的另一半。

  和陈亮亮同为24岁的蔡长贵,庆幸自己在2003年国家队里遇见了同样全盲的陈亮亮,朋友就像黑暗中擦着的火花,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他们很快就成为无所不谈的铁哥们,在防守上他们互相补位,在事业上他们互相扶持。2005年,他们商量好了一起转来浙江,投奔了杭州唯一织造厂,因为这里有全国最好的盲人门球训练场地,他们可以一边做同事,一边舒心地打着自己喜欢的门球。

  盲人门球也成为蔡长贵的红线,把他与身为国家盲人门球女队的队员王沙沙联系在一起。在几次国家队集训中,蔡长贵与王沙沙擦出爱情的火花,现在他们都住进了残奥村,都在六楼,但规章制度很严,马上就要出战残奥会了,教练现在不允许他们见面。

  在昨晚电话采访中,蔡长贵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们两人之前就暗暗约定,一定要在残奥会上好好表现,争取拿到奖牌,为计划结婚的自己送上新婚大礼。”

  盲人门球的确改变了陈亮亮和蔡长贵的人生。

  本报记者 孙连兴 陈学东

  本报通讯员 吴春 田庆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2008年北京残奥会专题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