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鸟巢有望进入《新词语词典》 稳定性不够将不入现汉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9月01日01:22  竞报

  “虽然没有机会去‘鸟巢’、‘水立方’看比赛,但是我已经把它们留在家里了。”家住三里河社区的章艾琳大妈指着贴在家里客厅中的奥运海报说。

  与贴海报相比,69岁的章艾琳大妈还有每天必做的“功课”———傍晚去街边花园和一群老朋友跳有氧健身操。“虽然我这年纪不能去比赛,但至少通过运动能让我年轻点儿。”

  今年5岁的赵小清与所有的小男孩一样,喜欢变形金刚、遥控汽车等玩具。但是自从北京奥运会的福娃诞生,赵小清的玩具箱也多出了几个不同版本的福娃。不过他最喜欢的还是“福娃贝贝”,甚至自作主张将“贝贝”定为自己的小名。

  “鸟巢”成为热门词汇

  随着奥运会的进行,“鸟巢”、“水立方”、“福娃”等专有名词已经成为人们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其实,每年社会中都会产生许多新词。而今年恰好是奥运年,使得有关北京奥运会的词语成为使用最多的词语。”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白长茂介绍说,最近10来年国家语委每年都会编制一部《新词语词典》,收录当年最热门的词语。白长茂预计,按照目前的情况,很多奥运词语都将被收入《新词语词典》。“但奥运词语要进入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还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和科学的评审。”

  “《现汉》收录词语有很多严格规定,除了考虑词语的使用频率外,还要看其是否稳定。”因此,“鸟巢”、“水立方”这样的一些专有名词和奥运口号则不被纳入《现汉》收录范围。

  -专家解读

  奥运会是中国文化的揭幕礼

  “除了有形的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奥运场馆之外,无形的奥运元素早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语言、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人文奥运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金元浦教授认为,奥运会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揭幕礼、中国体育的加冕礼、中国观众文明素质的成人礼、中国志愿者运动的行进礼”。“开幕式展示的东方神韵、中国风格都具有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揭幕礼的重要意义。”金元浦认为,北京奥运会进行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奥林匹克教育,提升了市民参与奥运的热情,并将全民奥运、全民健身融入到奥运理念之中。

  竞报记者 黄涛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2008北京奥运专题 

更多关于 奥运 的新闻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