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用坚韧书写残奥传奇 记上海轮椅击剑坐式排球运动员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8月31日11:04  东方网-文汇报

  撰文/本报记者赵博

  昨天一早,30余名击剑、排球运动员和教练员从上海虹桥机场启程赴京。中午时分,他们与北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其他队伍会合,并正式进入奥运村。

  6天后,这支意气风发的队伍将代表中国参加在北京举行的残奥会,与来自世界各国的残奥运动员亲切交流、同场竞技、实现梦想、创造奇迹。

  十年磨一剑,我们期待着轮椅击剑选手用手中的剑挑战人生,书写出壮丽的篇章;四载又一程,我们盼望着坐式女排的姑娘们在家门口举办的残奥会上卫冕成功,续写中国坐式女排的传奇。

  坐式排球:不懈追寻新的高度

  2004年的雅典,国家女子坐式排球队在残奥会首次设立的女子坐式排球比赛中,为我国夺得第一枚集体项目金牌。

  4年后的北京,坐式排球队的姑娘们期待卫冕,在参加年初集训的14人名单中,有6名运动员来自上海。在上海的训练基地,她们每天都要进行长达7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坐式排球的场地只有60平方米,在这6×10的场地中,女排姑娘们每天要完成上百个发球、传接球、数百次地撑地转身。开始几天训练下来,队员们的手都被磨破了皮,时间一长,结上了厚厚的老茧,臀部也常常被磨得流血,光坐着不动都疼。

  27岁的上海姑娘吕红琴,从事坐式排球运动已经整整8年了。从一个不懂排球、残疾在家的女孩,到地方队上的主力,再到如今的国家队队长,没有人知道这8年来这位上海女孩儿出了多少汗、流了多少泪、磨出多少血泡。有人同情,说她不容易,姑娘回答:“只要是运动,无论是健全人的还是我们残疾人的,都不容易。”有人好奇,问她是不是一个不会哭的“铁娘子”?姑娘回应:“没人的时候我也会偷偷地哭,不过哭过以后擦干眼泪,还要继续练。”有人劝她何必这样拼命和自己过不去。姑娘解释:“许多人不了解我们残疾人,而我们就是要用自己的努力告诉大家,我们也能行,也能够为国争光。”

  三剑客:命运如剑在我手

  他们的命运因为残疾而改变:27岁的张蕾,由于小时候的一次医疗事故,小腿肌肉萎缩;36岁的姚芳,因为10年前的一场车祸,导致腰椎粉碎性骨折,下肢功能丧失;39岁的丁宝忠,早年受伤落下肢体残疾,无法行走。

  他们是残疾人,但他们还有着另一个名字:击剑运动员,他们失去了双腿,但他们用另一种方式超越了自己。姚芳常说:“虽然丧失两下肢全部功能,我还有双手。对于一个从死亡线上爬起来的人,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话说起来容易,但这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姚芳刚开始体能训练时,肌肉经常拉伤,她还患上了腱鞘炎、网球肘,手指不能活动,甚至连手臂都抬不起来,但她手中的剑一天都没有放下过;小伙子张蕾刚开始练习击剑时,整个身体要固定在轮椅上,不能丝毫移动,击剑服是由防弹纤维制成,虽然不厚,但不透气。每次训练后,整个人就像浸过水一样,但他从没有脱下过那身让人闷热的“行头”;年纪稍长的丁宝忠长期在轮椅上生活、训练。臀部生了褥疮,一个碗口大的洞,几乎烂到了骨头。但他从没叫一声苦,喊一声疼。贴上膏药接着练。

  几年艰辛,几多磨难,终成正果,2006年,张蕾夺得世界轮椅击剑锦标赛男子花剑A级冠军;姚芳获得了第九届远南运动会花剑亚军、重剑季军;丁宝忠则在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摘得了男子B级重剑铜牌。如今,他们又踏上了参加北京残奥会的征程,去圆自己壮丽的梦想。抚今追昔,张蕾感言:“我喜欢这把剑,抓住我这把剑,就像抓住我自己的人生一样。”回望来时路,姚芳感叹:“我不能选择命运,但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2008年北京残奥会专题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