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8月29日奥运专电(吴彦瑾)奥运谢幕,从上海赴北京的40名颁奖礼仪志愿者已返回家中。人虽离开,但她们的心却仍然留在奥运赛场上。“奥运会结束了,但志愿精神是永远不会结束的,”复旦视觉艺术学院的颁奖礼仪志愿者吴诗嘉说。
7月11日,40名百里挑一的奥运颁奖礼仪志愿者从上海乘火车赴北京。到北京后,她们就在昌平职业学校开始了“魔鬼式”的训练。吴诗嘉说:“我们要上各种各样的课程:芭蕾形体课、舞蹈表演课、礼仪基础课、形体梳理课、理论课和艺术欣赏等等,每天的课程都排得满满的。早上6点多就必须起床,一直得忙到晚上10点多才休息。”
志愿者们夜以继日地训练,为的就是能在奥运会颁奖仪式上呈现东方式的美好礼仪。吴诗嘉是水球项目的颁奖礼仪志愿者。她说:“我们训练了将近两个月,只参加了两次颁奖,加起来不过20分钟。我们每个人都为这20分钟付出了全部的精力,所以表现得很好,甚至比训练时还要好。”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志愿者陈予聂展示了她们在一起培训、工作的照片:在去北京的列车上,在昌平的训练,在奥运期间上岗工作,最后一次合影……点点滴滴,夹杂着欢笑与泪水,交织着奉献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28日,在上海普陀区为她们举行的欢迎仪式上,陈予聂深情地说,这或许是我们唯一的一次相聚,但是这段经历将会成为我们永远的回忆。
“我很幸运能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同学们还都很羡慕我呢,”吴诗嘉说,“离开北京的时候,大家都恋恋不舍。奥运会结束了,可志愿精神不会结束。人虽然离开了,但心却长久地留给奥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