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结束后,如何利用好新建和改建场馆,让奥运遗产惠及人民,已成为百姓关注的一大焦点。在昨天召开的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暨功能转换工作会上,副市长陈刚表示,2001年北京在申办奥运会时,便已制定了详细的赛后场馆利用计划,各场馆的赛后经营将按市场化方式运作。
陈刚在会上表示,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业主单位要高度重视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的赛后功能转换工作,尽快启动实施既定的赛后利用计划,实现场馆的可持续发展。奥运场馆赛后利用要遵循四项原则:一是最大限度地让场馆为大多数人服务,尽早尽快向社会公众开放使用,体现场馆的社会效益;二是按市场规律办事,充分发挥业主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市场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场馆经济效益,坚持运行体制、机制的创新;三是在场馆的运行中贯彻节能、环保、科技、人文的各项要求,做到场馆利用的可持续;四是坚持场馆利用与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发展方向结合的原则。在场馆赛后利用过程中充分考虑北京的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职能优势,促进文化、体育、会展、旅游等产业的大力发展。
陈刚要求各场馆业主单位尽快组织实施场馆及相关设施赛后利用,迎接“十一”黄金周旅游高峰。为让广大市民和全国各地游客分享奥运成果,各业主单位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奥运赛时的场景和设施,设立专门的介绍展板,配备专门的接待人员,力争在各自担负的奥运会、残奥会比赛结束一周内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