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之后,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次前所未有的盛会,即将在北京上演。经过了北京数年的准备,各国运动员都会对这座城市有新的直观印象。而对在这里生活的北京人来说,最大的直观印象,恐怕就是皇城根下,各种肤色的人更多了。来自五大洲的200多个国家的运动员,在参加奥运会的同时,也将北京打扮成一个真正的国际化都市。
国际化是奥运会带给北京的巨大变化之一,也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所经历的巨大变化之一。事实上,对奥运会而言,新华社报道说,其实在第二次申奥过程中,中国就已经开始借鉴国外经验,进行大胆创新,破天荒地对申办报告采取了招标制,结果一家私营公司中标。同样,聘请国外著名公关公司指导申奥工作,在制定申办理念和编制报告等重要文件的过程中,聘请了大量的外籍专家和友人。
同时,国际化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开放和引进。在打开国门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的心态也经历了“拿来”的冲击,重构我们的世界观,成为一个历史性的命题。因为国际化同时更意味着对自身价值的坚守,和对自身审美标准的检验。奥运会的筹办过程,让人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元素。北京奥运工程向全球招标后,中外投资者在平等基础上通过公开竞标方式,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营。鸟巢、水立方这些标志性建筑,都有外国设计师的身影。但更重要的是,国际化使得中国人的智慧,能更好地与世界先进经验融合在一起。当然,人们对国际元素的审美,依然存在着多元化的看法。但这些元素的出现,实际上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果体现。
对普通人来说,今天无论是跨国旅行,还是出国工作,都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6年世界杯的时候,就已经有大量的中国人组团前往观看。中国人走出国门,不但感受到自由旅行带来的快乐,也能感受到开拓视野带来的冲击。奥运会则更让数以万计的外国人,走进北京的胡同,和中国人生活在一起,欣赏共同的竞赛。这不但让外国人有机会审视他们许多年来对北京的猜测、臆断甚至是批评,也能让北京的老百姓用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语言向“老外”朋友分享他们的生活体验。
一个国家的成熟标志之一,是有一个开放的社会。而一个开放的社会,则需要庶民万众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奥运会筹办过程中最重要的“国际元素”,无疑是这种心态的建设。很多在上世纪70年代前造访中国的国际友人,会不约而同地在他们的回忆录中提到这样一个细节:那时,无论他们到哪里,只要在大街上出现,就会引发大量中国人的围观。
而在过去的30年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居住和工作在北京的各个社区。北京人对“老外”的习以为常,也是对开放社会的习以为常。现在的北京人,不但可以和老外们一起挤公交、还可以和他们砍价、拉家常,在一个“单位”共同工作,一起设计北京奥运会的细节。这就是国际化带给我们的变化。在这些细节生活的背后,是一场持续了30年,而且还将继续造福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