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8月2日电】(记者 舒桂林)“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国与消费国,在全球的11亿吸烟者中,中国的烟民就占3.5亿。2002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男性吸烟率高达66%,女性和儿童是‘二手烟’最主要的受害者,被动吸烟率达到53%。中国1.3亿青少年中,吸烟者约1500万,尝试吸烟者不下4000万……”一组组数据由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主席林奎斯特缓缓道出,触目惊心,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高度评价北京打造“无烟奥运”的努力。
“烟草和奥运是对立的,因为烟草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吸烟会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使其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机能减退,从而影响运动员获取氧气的能力。香烟中的尼古丁还会引起血压和心率上升、手指温度下降等急性反应。”林奎斯特说。
“国际奥委会自1998年起号召在所有奥运会比赛场地禁烟,以配合全球禁烟宣传运动,成效显著。国际奥委会与世界卫生组织最主要的一项合作就是实现奥运会的全面无烟奥运,北京奥运会是双方合作公约正式生效后的第一届奥运会,我很欣喜地看到,北京奥组委采取了种种措施,兑现了对国际奥委会的承诺,不仅包括拒绝烟草广告,拒绝烟草商的赞助,更主要的是实现了奥运会比赛场所的无烟化。”
林奎斯特强调:“我知道,‘无烟奥运’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要改变烟民的习惯很难,我们是在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一种人文理念,吸烟者不要影响别人,尤其不要影响青少年。这个要求不算很高。”
“也许你注意到了,奥林匹克科学大会期间,没有多少烟民,烟民会很自觉地在非公共场所抽烟,这是文明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