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历届奥运会精彩瞬间回眸 东京奥运会东瀛魔女扬威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30日11:14  人民网-人民日报

  巴塞罗那:黑人姑娘 谱写新篇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20岁的埃塞俄比亚黑人姑娘德拉图·图鲁勇夺1万米金牌,成为奥运会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金牌的非洲黑人女选手。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她成了非洲黑人妇女的骄傲。

  比赛中,南非白人运动员梅耶在前半程一直是“领头羊”,图鲁紧跟其后。最后一圈了,图鲁突然加速,第一个冲过终点,以31分6秒02的成绩夺得金牌。

  当时在现场采访的西班牙记者罗维拉对本报记者说,非洲黑人姑娘图鲁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得金牌,为奥运会书写了新的历史。当时的埃塞俄比亚,男人统治一切,妇女没有地位。图鲁说过,她刚开始练长跑的时候,不得不穿着长裙子跑。

  莫斯科:“米沙”流泪 世界动心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一只活泼可爱的灰色棕熊,它有一个好听的俄罗斯名字——米沙。由于政治原因,莫斯科奥运会受到了美国等许多国家的抵制,只有81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了这届奥运会。在8月3日晚的闭幕式上,伴随着《再见,莫斯科》的歌声,现场观众突然发现,在主席台对面的背景台上,由3500人用画板组成的“米沙”,眼角涌出了晶莹的泪珠。动情的“米沙”感动了现场数以万计的运动员和观众,它潸然泪下的画面也深深触动了全世界亿万电视观众的心弦。

  提及莫斯科奥运会这段最令人难忘的瞬间,曾是一名撑竿跳高运动员的资深体育记者达维多夫深有感触地说,奥运会是人类追求共同理想的精神聚会,当年“米沙”是在用伤心的泪水告诉人们:“奥运会需要团结、友谊与和平”。

  巴黎:两届奥运 诠释理想

  中国问题专家皮埃尔·皮卡尔博士用4年时间完成了《奥林匹克中国雄风》一书,撰文过程中对奥运会历史的钻研与痴迷让他和记者聊起现代奥运史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虽然巴黎主办的两届夏季奥运会已是上世纪初的事情,但都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上留下开创性的辉煌一页。在1900年的第二届奥运会上,首次出现11名女运动员的矫健身影,这无疑打破了男子运动员对奥运会的垄断局面,真正展示了奥运会是全人类共同参与的体育盛会的精神。”皮卡尔对百年前法国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为了表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奠基人、即将卸任的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1924年的第八届奥运会众望所归再次由巴黎主办。同时,顾拜旦提出的‘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成为奥林匹克格言,鼓舞着来自不同国家、种族、文化和肤色的运动员为之奋斗,赛场内外的平等交流也增进了运动员间的相互了解和学习。现代奥运会倡导的团结、和平和友谊精神在本届运动会上得到彰显。”

  首尔:体育精神 超越国界

  韩国《中央日报》记者刘尚哲采访过1988年首尔奥运会。回忆起当初令人难忘的瞬间,他说,当时在开幕式上中国队入场的场面让人难忘。中国队入场的时候,韩国很多观众都起立鼓掌表示欢迎,而那时候韩中两国还没有建交,韩国观众的热烈欢迎拉近了两国人民的感情,也预示着韩中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刘尚哲还认为,保加利亚一位举重选手也让人印象深刻,他个子很矮,却十分有力量,韩国观众纷纷为他鼓掌加油。当时给人的感觉就是,体育精神真正超越了国界,打破了东西方阵营的对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2008北京奥运专题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