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先讲个小故事。故事发生在“好运北京”的体操测试赛上,一位中国运动员站在吊环下,准备上器械比赛,突然听到一声大喝——“XXX,你爸爸也来了,好好比啊”。赛场内笑声不断,而该运动员方寸大乱,刚刚找到的一点感觉,踪影全无。
说完这个故事,您大概知道我的意思了。
提到东道主,提到主场,我们想到的是数不尽的好处,譬如不用倒时差、赛程会有所偏袒、能吃到可口的饭菜……而事实上,主场作战除了优势以外,其劣势也不容忽视。甚至于,国家体育总局把杜绝主场劣势上升到防止兴奋剂和防止伤病相同的高度。
媒体干扰 真假消息漫天飞舞
主场作战的运动员最容易受到的干扰不是来自亲人、朋友,也不是主要的竞争对手,而是媒体。
由于在本土作战,所有的平面媒体、电视广播媒体以及网络媒体都对奥运赛事高度关注。从媒体角度来说,奥运会前分析名单,分析中国军团的夺金点,属于正常的报道范畴,可这样的报道最容易令运动员分心,给他们造成压力。
前段时间,中国军团某重点夺金项目的最后阵容一直是媒体报道的重点,由于无法得到准确的信息源,媒体们纷纷猜测,结果消息漫天飞舞,难辨真假。最后,只得该中心官员出面,一一说清目前形势,以正视听。
此外,媒体对国外选手的报道也会对本土选手的备战不利。一般说来,奥运会前,教练员都会打听主要对手的备战情况和现实水平,不过这些信息高度保密。因为这个阶段的运动员都非常敏感,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会给他们极强的心理暗示,更不要说透露这种备战信息了。如果对手的备战水平强于自己,会让运动员心灰意冷,反之则容易产生轻敌思想。但教练员的这种保密也有失效的时候,现在的传媒非常发达,运动员可以很轻松地通过各种媒体获取信息。
更有甚者,也有记者半夜三更给运动员打电话,干扰他们的休息。
正是为了不让运动员分心,体育局曾经下令不让运动员看电视、看报纸甚至上网。有些队伍就连手机都要没收,只有在周末才发给队员,用以和家人联系。
观众喧哗 选手听得懂话易分心
可以想见,奥运会时只要有东道主的比赛,现场肯定是观众爆满。主场观众可以给运动员制造声势,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射击。
射击比赛要求现场必须保持安静,过度喧哗或小声讲话都会让运动员分心。在“好运北京”测试赛的时候,杜丽就曾因为有观众在身后窃窃私语而分心,最终只获得了铜牌,不仅杜丽发挥不佳,随后进行的男子10米气手枪、女子10米气手枪、男子25米手枪速射等多个优势项目中,中国队都丢掉了金牌。
杜丽在夺得铜牌后表示,座无虚席的看台上绝大部分是中国观众,看到的大都是汉字,听到的几乎都是中国话,这些让自己心理上有些紧张,这种感觉是在国外参赛时从未有过的。杜丽说:“有几次我将要射击了,听见耳畔有人在议论,而且说的中国话我都听得懂,这时我往往会下意识地听听他们在说什么。这样再进行比赛的时候,注意力就很难集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