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是印度尼西亚举重运动员尤力19岁生日。这位从贫穷山村中走来的青年将出征北京奥运会。“参加奥运会是我的梦想。我衷心祝福北京奥运会取得成功!”他说。
19岁的中山千慧来自日本。作为外国志愿者,她已经忙碌在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可以帮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忙,很值得,很值得!”她说。
不分国家大小,不分肤色性别年龄,从设计竞赛场馆到创作奥运歌曲,从火炬全球传递到积极备战奥运,“地球村”各个角落洋溢着节日般的喜悦。
是的,这就是一个属于全世界的节日!从奥林匹亚到万里长城,一路走来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既是竞技比赛的佳节,也是世界各国人民沟通交流、加深理解、传播友谊、促进和谐的盛典。
共筑奥运梦
奥运会不仅吸引着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创造最好的成绩,而且吸引着世界上建筑大师创造全新的作品。“鸟巢”、“水立方”等北京奥运场馆的设计、建造,便凝聚着全世界设计师的智慧和心血。
国家体育场是第一个进入建筑设计程序的北京奥运场馆设施。2002年10月25日,受北京市人民政府和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组委会授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面向全球征集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的建筑概念设计方案。
消息一经传出,除东道国外,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设计者纷纷献计献策。截至当年11月20日,竞赛办公室共收到44家全球著名设计单位提供的有效资格预审文件,包括世界建筑设计最高奖——“普利茨克奖”得主在内的全球许多颇具实力的设计团队和极有才华的设计师都参与了竞赛。
经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和决策部门认真研究, 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设计完成的“鸟巢”方案,最终被确定为中国国家体育场的最终实施方案。
与“鸟巢”毗邻的国家游泳中心,在确定设计方案时同样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这个“关于水”的建筑,最终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澳大利亚PTW建筑师事务所、ARUP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联合设计。
共谱奥运歌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运福娃”,从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口号到吉祥物,无不浓缩着鲜明的中国元素,在这些奥运标志物诞生的过程中,世界的关注与参与也贯穿了每一个环节。
举办一届有特色的奥运会,首先要创造一个有特色的会徽。世界和中国的众多一流设计公司和设计大师同一擂台竞赛,近2000件应征作品雪片般飞到北京奥组委。2002年10月8日,是征集北京奥运会会徽的最后截稿日期。这天,北京奥组委所在的北京青蓝大厦旁边的东四十条邮局异常繁忙,用于包装的牛皮纸全部售罄。这是因为几十名设计师带着作品从全球各地赶来,在最后时刻报名。因大赛规定所有作品必须进行密封包装,所以这家邮局的牛皮纸突然成了抢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