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北京奥运会安全,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国际奥委会做出的郑重承诺。为了履行这个承诺,中国始终将奥运会安保作为筹备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奥运安保各项工作已经全面落实,安保力量全部到位。
2004年12月,经中央政府批准成立了由21个国家部委、奥运安保情报中心和北京市成员单位组成的北京奥运会安全保卫工作协调小组,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国家、赛区、场馆三个层级的指挥机制。在这三个层级的框架之下,所有的奥运会场馆之间,场馆与各级指挥系统之间都建立了网络、图象、信息传递和无线、有线通讯的沟通渠道,实现了各场馆间指挥调度的顺畅。现在从国家级的指挥中心可以随时调看、调用各赛区、场馆实时的信息资料和图象。
奥运会安保设施与场馆的基本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按照规划设计,在所有场馆周界设立了封闭围栏、监控报警设备、人员和车辆安检口,所有进入封闭线人员、车辆和物品必须经过安全检查。运行过程中,将在场馆、运动员村周围和内部部署安保力量,实施24小时警戒守卫和巡逻防控。针对每个场馆逐一制定了全面、细致的安保方案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可以确保在日常和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在奥运安保科技系统设计建设上,中国独立自主完成了全部奥运安保科技信息系统顶层总体设计,并按计划实施了全面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全面投入使用。
为确保北京奥运会比赛场馆、训练场馆、非竞赛场馆安全,奥运安保部门通过综合分析场馆比赛项目的激烈程度、群众关注程度、控制难易程度和以往发生的问题,将奥运竞赛训练场馆划分为ABCD四类,实行分类管理。同时结合场馆项目特点、场馆容量、观众数量、重点场次、风险评估等6类变化因素,分级采取安保措施,既保证局面控制力,又避免警力浪费。
为了突出工作方式的人性化特点,北京奥运会将安全管理与安保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营造欢乐祥和的赛场气氛。现场勤务中,除必要的安保线守护、出入口控制、交通管理等岗位部署着制服警力外,其余岗位安保人员均身着便装执勤。与此同时,与场馆观众服务部门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彼此密切配合,积极开展进退场观众疏导、捡拾物品招领、接报警等工作,为到场的人们提供安保服务。本报记者 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