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奥林匹克》第二集体育馆路:见证发展历史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17日15:17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第二集 体育馆路

  许多人并不了解,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奥林匹克运动是从风雨中走过来的。本集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到1984年第一次全面参加奥运会之前,中国与奥林匹克之间,由碰撞、隔绝,到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的那段尘封的历史。

  是谁见证了这段特殊曲折的历史,见证了新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风雨历程?北京一条看似普通却不同寻常的路——体育馆路——吸引了我们;一支活跃在北京地区的老年合唱团——“体育之声”合唱团——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年近八旬,每天依然行走在北京体育馆路上的郝克强闯入了我们的镜头。一条路、一支合唱团、一段体育人的未了情。我们在体育馆路上追溯往昔,聆听他们的讲述,探寻他们的足迹,逐渐打开了新中国奥林匹克运动那段尘封的历史┅┅

  一条路

  你可能并不熟悉体育馆路,但是你一定听说过老舍笔下的龙须沟。新中国成立后,在过去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的一侧,在龙须沟一带的荒地上修建了一条连接天坛和体委大院的道路。1955年北京体育馆在这条路上落成,这条路被命名为体育馆路。现在这条道路的两边都是体育机构: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训练局、科研所、信息中心、体育医院等等。正是这条路见证了新中国体育三十年的风风雨雨。

  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致电国际奥委会,声明旧中国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已经改组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是代表中国惟一合法体育组织。同时,正式报名参加1952年7月将在赫尔辛基举行的第15届夏季奥运会。赫尔辛基奥运会由于台湾问题的干扰,直到开幕的前一天,中国才接到参赛的通知。在那届奥运会上,中国虽然没取得太好的成绩,但五星红旗在奥运会上升起,就表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尊重奥林匹克精神,中国愿意成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员。

  1952年11月,由开国元勋贺龙任主任的中央体委正式成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被定为基本国策。1954年2月,中国队与匈牙利队举行足球友谊比赛,地点在北京市先农坛体育场。赛后,毛主席、朱副主席、周总理到运动场上与双方队员握手。当时,体育界有两句话,叫“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外国优秀运动队到我国来表演、比赛,并把我国优秀运动员送到国外去留学。

  就在中国运动员积极备战下一届奥运会的时候,1954年5月,国际奥委会第50次全会通过决议,正式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但同时,台湾所谓的“中华民国奥委会”也保留在国际奥委会成员名单上,这就为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1956年6月,陈镜开第一次打破举重世界纪录,这时离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开幕还5个月时间。1956年10月20日,由92人组成的中国奥运代表团正式成立。然而,由于国际奥委会制造“两个中国”,中国不能参加。后来,中国被迫与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

  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是新中国体育第一个黄金时期。1957年,戚烈云打破百米蛙泳世界纪录;同年,郑凤荣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纪录;1958年,黄强辉以155公斤成绩打破挺举世界纪录。他们是新中国第一批世界纪录创造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李宁iRUN跑步俱乐部 晒晒新败的李宁赤壁001
有奖招募:李宁大篷车宿州、公主岭站记者
李宁3+1篮球挑战赛火热报名中 写感受 赢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