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大事记:王一梅“送走”楚金玲 赵蕊蕊终回归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16日10:49  体坛周报

  2005年·“重炮手”PK

  1979年,22岁的陈忠和到中国女排报到的第一天,就被主教练袁伟民安排和郎平一组,陪“铁榔头”打防守。郎平作为主攻手的能力,特别是她势大力沉的扣球,让陈忠和看过一次就再也无法忘记。

  因此,陈忠和从接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那天起,就在苦苦寻找一锤定音式的“重炮手”。

  2003年新春伊始,19岁的楚金玲被陈忠和招入中国女排。

  经过三个月集训,楚金玲跟着中国女排第一次出国参赛,就在瑞士女排精英赛上一炮打响。楚金玲的崛起让主教练陈忠和喜在心头。可命运又跟陈忠和开了一次玩笑。他信心十足地等待楚金玲的完美“蜕变”,没想到等来的却是楚金玲隐瞒已久、终于难以根治的肩伤。

  楚金玲遗憾地走了,王一梅懵懵懂懂地来了。2004年6月,作为世界冠军队里的唯一新兵,16岁的王一梅到瑞士精英赛转了一圈。半年后,奥运会冠军中国女排进入新奥运周期,王一梅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再次入选,陈忠和告诉大家,这个大块头的小姑娘就是他为新一届中国女排物色的“重炮手”。

  于是从05年春的郴州开始,王一梅在陈忠和的特别监督下上路了。 离开郴州之前,赶上了全队和郴州训练基地的工作人员联欢。

  据说有“麦霸”之称的陈导换了拿手曲目,从《爱拼才会赢》换成《一定要成功》,那天正是新歌首演,姑娘们非常期待。

  刚唱了一段,冯坤、刘亚男、周苏红从基地职工手里要来一束鲜花,她们把花塞给大梅,让她上台给陈导献花。大梅不好意思,一个劲儿往后躲,脸涨得通红,就见陈导一边唱,一边冲大梅招手,几个老队员一使劲儿就把大梅推上了舞台……

  全场都在笑大梅。那时我特意回头看了看坐在不远处的楚金玲,她笑得很不自然。新奥运周期重新回到中国女排的楚金玲,正面临和王一梅的一场位置之争。此时她的肩伤已经基本痊愈,但是性格依旧。

  “我有意地少去管她,一方面她的肩伤刚好,还不能急于给她上量,另一方面我也是想用王一梅去激发她,把埋藏在她内心深处的欲望激发出来!”这是陈忠和的“激将法”,楚金玲果然“中计”了。我告别郴州时,楚金玲还在解她的心结,而王一梅在陈忠和的督促下体重减到了92公斤,技术上也小有长进。我问陈导,在王一梅和楚金玲这场争当“重炮手”的较量中谁更有希望胜出,陈导想了想,摇摇头:“说不好,只能走着瞧。”

  2006年·苦难

  从大阪中央体育馆返回Miyako酒店的路,从未有过的漫长。大客车上队员们哭成一片,陈忠和在姑娘们的哭声中一直沉默着,直到下车前,他才稳定住自己的情绪说:“我只说两句话,第一句,谢谢大家,你们都尽力了,第二句,对不起大家,失败的责任我一个人来承担!”姑娘们听后,哭得更伤心了。

  冯坤也很难受,但她没掉一滴眼泪。“世锦赛的过程很痛苦,但是我不想再哭了。”她淡淡地说。输给荷兰队以后陈忠和的心情也一度坠入谷底,但想到即将面对下个对手古巴,他又打起了精神。“没有打进前四名,那就要争取拿到第五名。赢球总比输球的滋味好很多。”第五名,成了中国队本届世锦赛上最后的目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李宁iRUN跑步俱乐部 晒晒新败的李宁赤壁001
有奖招募:李宁大篷车蚌埠、白城市站记者
李宁3+1篮球挑战赛火热报名中 写感受 赢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