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体操队长回忆当年 已成体育收藏品大家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01日11:40  中国体育报

  一个周末下午,记者来到陆恩淳家,听陆指导讲自己过去的故事。陆指导诙谐幽默,思维敏捷,话锋犀利,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位78岁、身患癌症8年,还遭受着糖尿病折磨的老者。当他的夫人张玲女士向记者聊他的生活琐事时,他笑呵呵地坐在一旁听着,脸上有种老顽童般的天真和幸福。

  陆恩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国家体操队运动员、第一任国家体操队队长,上世纪50年代的全国体操冠军,新中国第一批运动健将……从1949年到2000年,50多年的体操生涯,经历了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等多种身份,创造了新中国体操史上的多个第一。他的学生多是大名鼎鼎的体操世界冠军,而这些学生的学生有不少还拿过奥运冠军。

  陆恩淳作为体育收藏品的大家,在这方面也是声名远播,甚至盖过了作为新中国体操开拓者的成就。也难怪,他的体操收藏几乎是一部活生生的新中国体操发展史,是半个多世纪中国体育的珍贵回忆。特别是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陆指导的个人收藏更是受到各地各界的欢迎,不仅是收藏界、体育界,大到一些省市,小到街道社区,北京的大小图书馆,香港的迎奥运体育收藏展,陆指导的个人收藏都曾登堂入室。这些“体育文物”像长了腿,走出家门,越过千山万水,正越走越远。就连德国的大报记者也登门拜访,在他那10平方米的小屋里拍来拍去,回国后还把刊登照片和文章的德文杂志寄来。陆指导说前两天他刚去香港参加了一个体育收藏展,他那顶缀满了自己历次参赛奖章、纪念章的帽子和奥运会裁判服都留在了香港,到下个月才能回家。

  除了爱好体育收藏,陆恩淳近年来笔耕不辍,为中国体操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他说,“人一辈子能干成一件有益于人民的大事就算没白活,”他把写中国体操史当作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要说他不管家他会不开心,其实他真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写书和体育收藏上了。”张玲女士介绍说。“他写那本《中国体操史》是最费劲的”。《中国体操史》按年代排,每一年都发生了哪些事情,要写得准确无误,而一下子要整理出几十年的东西,难度可想而知。张玲女士指着20多平方米的客厅说“那时候这屋子里全贴满了(写书的资料),这样他就好找嘛。那时候我们家也没电脑,全凭手写,一点点整理。仅草稿纸就用了10多公斤,真挺费心血的。”这本书是由陆恩淳和陈镇华、李世铭编写,陆恩淳负责第三部分。他历经三年,七易其稿,所收集资料的时间跨度从1949年到1986年。该书出版时,并没有稿费,直到很多年以后才给了三位编著者总共5000元。即便如此,陆指导并未停下手中的笔,2000年患病后仍坚持写作,他至今已有20多本书问世(包括独创、合著、译著、合集等)。

  记者感觉在陆指导家时间过得飞快,采访结束后他嘱咐记者写时千万别“拔高”,并送给了我一本他近两年的新著《体操收藏背后的故事》。他说我想知道的不少事都写在上面了,而这本24万字的书读来也很有意思。另外,捎带说点书中没写的事:陆指导的夫人张玲已退休多年,是位从事过化工专业的知识分子,曾被评为化工部“巾帼英雄”称号。他们有一儿一女,不过都没有继承父亲的事业。

  陆指导现在的健身方式是每天走一万步,他买了个计步器,每天走天坛,但从不勉强自己。近两年,老人又添了新的爱好——钓鱼。垂钓归来,他常跟老伴讲述钓鱼的种种趣事,这也成了两人茶余饭后的一项娱乐。

  编后絮语:生活充实,乐趣多多,连癌魔都拿陆恩淳没有什么办法。在抗击癌病、快乐生活的过程中,陆恩淳为我们的老体育工作者作出了榜样。他在收藏界也有名气,风头甚至盖过了自己当年灿烂的体操生涯,许多人更是倒溯着通过收藏类的报道认识这位体操前辈的。这也是值得陆恩淳庆幸的,因为与他同时代的很多老体育人,在今天人们的头脑中早已“失忆”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李宁iRUN跑步俱乐部 晒晒新败的李宁赤壁001
有奖招募:李宁大篷车宿州、公主岭站记者
iRun场地赛押宝大奖获奖名单 写感受 赢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