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好家庭生死抛在一边 专业登山者集结奔赴灾区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5月18日08:58  东方体育日报

  实习记者 曹政宁

  “志愿者是在这里集合吗。”昨天下午1点,几个不同年纪、不同装扮,但眼神中共同有着期盼和焦急的男子先后来到本报社,他们不是别人,正是这几天打通本报热线电话的专业登山者。他们六位将组成第二批赶赴四川地震灾区救援的小分队。如果一切顺利,今天晚上他们将搭乘直飞绵阳的班机,与本报记者姜欣等先遣队伍会合,并立刻开始他们本次的救援行动。

  “我有多年的登山经历,一直担任领队的工作。”“我曾经在部队工作,对当地地形十分熟悉。”“我上过珠峰大本营。”“我是有十三年经历的专业运动员,还是兽医。”……一俟坐定,每个人就争先恐后介绍起自己的经历,不难看出,他们所有的人都是登山爱好者中的佼佼者,每人都有不同常人的优势和绝活。请假、暂停工作、从外地赶回……为了来到这里,更进一步说,为了能尽快赶到灾区、在国难中尽自己的努力,几乎所有的人都抛下了自己日常的生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希望他们的丰富救援经验和精良装备能够在那里派上用场。

  “灾区缺少食物和药品,我们要翻越障碍进去救人!”地震发生之后, 灾难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那些满目疮痍的县镇、夷为平地的建筑和在废墟中奄奄一息的人们——尤其是孩子,令人怆然泪下。作为有着多年户外经历的登山爱好者们再也坐不住了,除了捐款和献血,对他们来说,他们的技能和装备终于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就像其中一位志愿者飞虎说的,“我们有一般人没有的经历和装备,在这个时候,如果去第一线,就能靠自己找到不一样的突破口。”一听到这话,其他志愿者们也纷纷表示,在这个时刻,与其坐着着急,更需要的是有能力去做点实事的人,而他们都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从队员们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所有市民一样他们在平时只是普通的上班族,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有几个通过户外俱乐部曾在活动中打过照面,可以说在今天之前,彼此都是从不相识的陌生人,然而相同的目标在今天使他们挺身而出、集合到一起。短短的时间里,他们便对各自的定位和未来在队中的作用作出规划,推举领队、安排各自携带的装备、订好机票,一切工作都迅速而有序地进行着。2个小时之后,他们已经成了一支整装待发的团队,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

  “来到这里,就意味着已经做好了家里的工作,已经把自己的生死抛在一边了。”集合会中,我们听到了这样感人的话语。确实,灾区发生的一切,是我们安全地呆在几千里以外的人们所不能想象的,在那里,也许危险随时会降临到头上。队员陈骁的妻子也来到了集合现场,她安静地坐在他的身边,偶尔抬起头来用略带不安的眼神看一看丈夫。“能不担心吗?但是没办法,他想去。只要目标明确,就支持他。”她这么说。

  是年轻热血,还是一时冲动,也许大多数人会对这些队员有着种种的猜测,毕竟他们中最年长的不过40岁,平均年龄也只有30岁。但这群人身上我们看到的并不是盲目乐观和过分的自信,他们深刻地意识到这次行动可能存在的危险和自己能力的范围。队员韩晓峰就是其中头脑特别清醒的一位,他说“我们到那里就是为了做实事,拿有意义的装备去做有意义的事情,也许不一定能从废墟中把受困群众营救出来,但为当地做好消毒,防止疫病产生或者发展,是更实际的目标。”这一想法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队员陆勇也说:“对付泥石流或者在野外徒步,是我的强项,但也只能做到这些,现在就看如何能把这些优势发挥出来。”这些志愿者们已经达成了共识,哪里有危险,哪里需要支援,他们就愿意出现在哪里。队员们清楚地知道绝不能为灾区添乱,一切要听从当地高山救援指挥中心的安排,哪怕只是在市区为伤员运送食物和药品,甚至哪怕只是照看一下受灾的群众,只要是帮助灾区,所有的事都不是小事。

  留下紧急电话号码,互相道一声“明天见。”这群队员如他们到来的时候一样,各自迅速地消散在双休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们每一个人的背影中都多了一份沉重和坚毅,明天会怎样,又有什么样的艰难在等待他们,没有人能预测,但我们知道,灾区的人们因为他们又将多一份希望。祝他们好运,也祝所有汶川的人们好运,这一时刻,语言是贫乏的,我们所唯一能做的只是为他们默默加油。告诉他们,我们共同在家里守望,翘首等待平安凯旋的那天到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李宁iRUN跑步俱乐部 李宁08之旅各站精彩图片
参加花式篮球选拔赛,赢showtime签名限量版篮球服
有奖招募:李宁08之旅西安、桂林战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