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圣火抵达与太阳最近的地方 体会几代人的珠峰情结(4)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5月09日10:32 北京日报
邓嘉善作为当时中国登山队的副政委,承担着那次珠峰冲顶的勘察工作,他带领保障人员前往珠峰修路,打通了位于7028米的北坳。并将各种物资运到了7790米处,一个人在此搭帐篷坚守了3天3夜。当包括潘多在内的冲顶队员攀登到7028米处,通过步话机听到来自7790米的邓嘉善沙哑的声音时,潘多忍不住掉下了眼泪。由于身体原因,邓嘉善被命令下撤,途经7600米时,与正在前进的潘多相遇,夫妻二人为了保存体力没说一句话,邓嘉善举起手中的冰镐指向顶峰,妻子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点了点头,随即泪流满面。 于是陈荣昌上山接替邓嘉善,由于此时已没有食物,因此再次等候返回此地的队员们的陈荣昌只得在附近找寻食物,最后仅找到几块鸡骨头,并用它们熬成鸡骨头汤,为下撤的队员补充体力,自己却连续5天5夜未进食,并患上感冒,最终冻坏了鼻子。“我下山时很狼狈啊,走路都踉踉跄跄的,能活着回来真是不容易。” 直到今天,每当潘多夫妇与他们最亲密的队友张俊岩、张祥、陈荣昌聚在一起时,那些久远的山峰往事仍是最常被他们提及的话题,那些一起攀登时的详细年份仍是他们最钟爱讨论的焦点,那些熟悉的线路和细节也仍是他们最值得回忆的部分。 他们像年轻时一样在打牌时争执,一样互相呼唤着为对方所起的外号,一样开着只属于那个年代的玩笑。原来他们的友情像他们所向往的那座巅峰一样伟大和深厚。 记者眼中的潘多夫妇 和他们的战友 荀冠龙 “晚上能吃点包子吗?潘多爱吃”,这是几天来潘多的丈夫邓嘉善对我们提出的惟一要求。 “我胃口好,因为我有一个好厨师”,这也是几天来潘多阿姨对丈夫不多的赞美。 “有时候,我们几个战友也像个小孩子,相互捅一捅啊,彼此叫叫爱称绰号啊”,邓嘉善这样评价他们夫妇和陈荣昌等3位战友的关系。 几个年轻时曾经生死与共的古稀老人,一脸阳光,时而毫无顾忌地打着扑克,偶尔略带故意地红红脸,彼此挤对几句,这是记者在陪伴他们等待奥运圣火在珠峰传递的几天中最为羡慕的。 是不是人只有到了知天命、耳顺或从心欲的时候,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友情,什么是爱,什么是简单? 在等待火炬传递的间隙,我曾经抽空陪着潘多夫妇等5位登山前辈去天津看望他们当初登山队的战友。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有争论,几十年以前的人和事是他们惟一的话题。谁是哪年上的山,哪个队友在哪次登山中遇难,谁的儿子又上了大学,枯燥的高速旅途没有带给他们一丝的睡意。 中午和他们曾经的战友吃饭时,虽然是十多年没有见,但依然没有丝毫的陌生,他们对彼此健康的祝福也是显得异常简单而真诚。即将离别的时刻,一位天津的战友没有太多的寒暄,只是几句简单的嘱咐,但我还是在车门即将关闭的那一刻看见了老人眼角的一丝泪光。十年没有见,再见不知又是何年。那种发自心灵深处对战友的眷恋和牵挂,让人感动。 在另外一个战友的陪伴下,潘多一行又来到天津一个安静的茶馆继续他们的单副扑克牌“升级”。茶馆里没有什么客人,潘多毫无疲倦地看着4个老头儿为了40分拼杀。她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和老头们“不许偷看牌”的争吵丝毫没有让人感到不安。我竟然在他们旁边的茶榻上睡着了。朦胧中,听见邓嘉善把刚才嫌热而打开的窗户关上了,怕吹着我。醒来后,他笑着对我说,你睡得真香,呼噜打得挺响。 返回北京后,一路上的堵车让老人们都有些疲倦。坐在餐桌旁,潘多一口气吃了报社食堂的两个大包子,再喝点棒子面粥,洋溢在脸上的那种简单的幸福似乎能让人明白,所谓的英雄,其实就是用自己全部的热情去简单地完成一个生命中简单的任务,用一生去爬一座山,其实原本就是一件平凡而又简单的事。 72岁的邓嘉善看上去就像50多岁,在天津的茶馆时,他告诉我说,“青春的秘诀就是心态要永远保持简单和年轻,我和潘多一直就觉得自己是普通人”。 而在看到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后,极具语言天赋的潘多阿姨也只是举起双臂,高呼“太棒了”来表达自己全部的感情。 一句句简单的话,一位位简单的人,一个个简单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爱。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