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人巨人如何崛起 刘翔解心结姚明曾自疑不是打球料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28日02:26  新闻晨报

  当明星变得越来越真实,他们不再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标杆、一张贴在床头的宣传画,更多的时候,从神坛上走下来的他们,也带着情绪化和平常人惯有的喜怒哀乐。

  随着北京奥运会临近,这种被外界赋予的责任也开始慢慢沉重起来。重压之下的我们能选择逃避和退缩,作为公众人物,被曝光在镁光灯下的生活,却不是每个凡人都能承受的,更何况,他们中还有姚明和刘翔。

  一个普通的星期天,刘翔和姚明在做什么?这个问题肯定没有多少人想过。只是在压力中成长的他们,恰在这被旁人忽略的一分一秒中,学会了坦然和豁达。

  刘翔:与父母的长谈似发烧后醒了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上海的天气不错,因为参加由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图书馆、文汇报社主办的奥林匹克文化系列讲座,刘翔的父亲刘学根没能顾得上给儿子烧一顿午饭:“给小家伙弄了点青菜,让他自己去炒。”刘爸爸和记者说笑着,仿佛自己的儿子就和台下坐着的老百姓一样,并不是世界冠军。

  回忆起儿子在雅典奥运会后的转变,刘学根的话很多:“有一个故事媒体报道很多次了,刘翔参加雅典奥运会的时候,在入场之前拉着师傅孙海平颤抖的手说,师傅放心吧!但之后大阪世锦赛那次,知道的人就不多了,那次刘翔到了日本就发烧,再加上决赛被安排在第九道,仿佛事事都不顺,进场的时候,他同样拉着师傅的手,但一句话也没说,眼泪跟着就下来了。这孩子压力大啊……”

  其实,在刘翔一家的眼里,刘翔雅典夺冠后很多事情都变了,刘翔在大阪的这次失态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刘学根说:“我现在和刘翔妈妈去小区买包子,邻居都跟我们‘捣浆糊’,‘你们还用自己出来买包子啊,直接让王家沙送货上门吧。’”刘爸爸知道这是邻居在开玩笑,但整个环境改变,却是不争的事实了。

  瞬间的成名和外界的追捧,突如其来的荣誉压在刘翔这个只有20多岁的年轻人身上,很难不发生一些化学效应,人前那个阳光灿烂的刘翔,在刘学根的眼里,其实是在2005年之后才学会了坦然。

  “有一次他星期六训练回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三天三夜没出门。我憋不住了,拉上他的妈妈一起找他长谈了一次。”刘学根回忆道,“他妈妈说,奥运会金牌拿回来了,大家都非常开心,我们家也非常开心。但拿了金牌,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你变成这个样子,我们宁愿这个金牌不要的!”

  对于父母的责备,刘翔显得很无奈,涉世未深的他还不懂如何在繁忙的应酬和疲劳的训练之间找到平衡,20多岁的年轻人除了躲避,实在是“无路可逃”。但刘学根不那么看,那次谈心时,他对刘翔说了很多,“我跟他说,你和我们相处、和人家相处,你不开心,我会不开心,我不开心,他也会不开心。你应该享受生活,拿个金牌不容易,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看到邻居头一低,就像犯了错误一样。你是奥运冠军,你不睬人家,人家照样不睬你。你跟人家打招呼,人家也会跟你打招呼,这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鼓舞。你是社会上的一分子。你的逆反、你的变态,伤了很多人的心,你对得起谁?”

  那次长谈,刘翔的妈妈哭了,刘翔也哭了。像个孩子一样呜咽了很久。但醒过来,就跟打了一针强心剂一样的好了。用刘学根的话来说,就是发烧了之后,好了,清醒了。

  现在的刘翔,已学会坦然承受着来自各个环境的压力。“刘翔有一次跟我说,我要好好炼,压力蛮大的。什么人都说,‘刘翔,这次都看你的,金牌都在你袋子里了’。这话其实蛮重的,但他现在觉得要好好练,别的不考虑,只要赛出自己平常训练的水平就可以了。做爸爸的我相信,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准备好了。”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李宁iRUN跑步俱乐部
参加花式篮球选拔赛,赢showtime签名限量版篮球服
有奖招募:李宁08之旅咸阳、永州站战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