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承包部总工程师坦言 建设鸟巢是一辈子的荣耀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17日03:18  人民网-人民日报

  李久林时间太紧了,记者对他的采访很特别,是在“鸟巢”边的一个小面馆开始的,时间是晚上7时多,他望着窗外灯光中的“鸟巢”边吃边谈:“从35岁到40岁,我人生中最好的时光都融进了‘鸟巢’。建设‘鸟巢’是我一辈子的荣耀。”

  心一直搁在“鸟巢”上

  “鸟巢”工地的很多人都知道,李久林有个习惯,只要有一点可能,他每天就要绕着“鸟巢”工地转一圈。采访李久林后,记者觉得,这也许不仅是一个习惯,更多的可能源自他骨子中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的严谨,用他自己的话说,“不亲眼看看不放心啊!”

  “鸟巢”开工建设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打桩。2600根坚实的钢筋混凝土桩托起“鸟巢”巨大的看台和雄健的钢罩。在施工初期,为了获得第一手打桩施工参数,李久林经常在轰隆隆的钻机旁“旁站”作业。打桩施工都在地底下,他亲自测量,好多时候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

  实际上,从2003年第一次捧起“鸟巢”设计图纸起,近5年来,李久林已搬了好几次“家”,可一直没离开“鸟巢”,心也一直搁在“鸟巢”上。5年中,他有近一半的夜晚就是在工地上度过的。见到这位今年刚好40岁的总工,我开始闹不明白万众瞩目的“鸟巢”对他意味着什么,不经意间瞥见他的手机,上面的画面不是他可爱的女儿,不是养眼的风景,竟是——“鸟巢”。“干‘鸟巢’这工作,时间长了,个人投入心血大,无形中自己也融入了。有时候回家,说着说着就说到‘鸟巢’了。现在如果听到有人说一点‘鸟巢’的不是,心里就不是滋味儿。”

  采访中,我问李久林在建设“鸟巢”中最难忘的时刻是什么。一向严谨的李久林说起了他的一次醉酒经历。那是2006年9月17日,当天10时50分,“鸟巢”钢结构成功卸载,这意味着“鸟巢”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挺立在大地上。许多人也将这一天称为“鸟巢”的生日。那天中午,李久林和许多同事一样,喝多了,高兴地醉了。

  “集社会之智”攻难关

  建设“鸟巢”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必须群策群力,协作攻关。作为“鸟巢”施工建设的技术总负责人,在国家体育场工程科技创新战略上,李久林采取“集社会之智”、搞“技术集成”的思路,结合工程特点,广泛联合业主、设计单位、分包单位、专业科研单位以及材料供应商等一道开展技术攻关与创新,拓展了技术攻关途径。

  刘树屯、周文瑛、鲍广鉴……9位在钢结构设计计算、安装、焊接等领域有高深造诣的专家,被聘请为“鸟巢”施工的专家顾问。李久林和他的团队通过信息查询和检索,发现“鸟巢”很多施工技术难点在国际上都没有可参照的数据和先例。为破解这些技术难题,他们又联合冶金建筑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以及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校设立科研课题,开展科技攻关。

  在国家体育场工程攻关立项课题的开展上,李久林作为课题负责人,在发挥领头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安排项目其他年轻技术人员加入。20个课题都实行项目管理,每一个都确定牵头人,并实施课题研究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实现课题从基础到应用的衔接。近5年来,李久林及他带领的技术团队,先后撰写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专业刊物上发表各类科技论文50多篇。

  确保工程质量关键靠人。在“国家体育场钢结构焊接技术与标准”成果形成后,李久林主持从全国招聘了900多名高水平焊工,并对其中的250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Q460钢焊接。这些焊工的高技能最终成就了“鸟巢”钢结构工程的高品质。“鸟巢”钢结构最终获得了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挑战规则,你是街头英雄 08李宁-新浪花式篮球选拔赛
参加花式篮球选拔赛,赢showtime签名限量版篮球服
有奖招募:李宁08之旅衡阳、渭南站战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