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市人民不惧雨水:艺术家冒雨表演 市民踏水随圣火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14日08:35  北京日报

  从美国西海岸城市旧金山起飞,经过36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本报记者终于在当地时间昨天下午抵达东非坦桑尼亚第一大城市达累斯萨拉姆。这座城市扮演着国家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角色。达累斯萨拉姆在斯瓦希里语中的意思是“和平之港”,恰好与本次火炬传递主题“和谐之旅”相吻合。

  在不少人眼中,坦桑尼亚是一个神秘的国度。但不少中国人都知道,中国和坦桑尼亚在上世纪70年代就结下了深厚友谊,中国当时为其援建的绵延1800余公里的坦赞铁路就是两国传统友谊的“历史见证者”。30年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和唐杰忠合说的相声名作《友谊颂》就是对坦赞铁路最生动的描写。记者在与一些坦桑尼亚友人的交谈中提到了那段相声中特有的名词“拉菲克”,对方都友好地伸出大拇指说:“好朋友!”原来,中国为坦桑尼亚修建铁路时,当地人都友好地称呼中国工人为“拉菲克”,意为“最亲密的朋友”。

  眼下,坦桑尼亚正值雨季。今天中午,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忽然乌云密布,随即下起了瓢泼大雨。半个多小时后,雨过天晴,达累斯萨拉姆重新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下午2时(北京时间13日19时),奥运圣火起跑仪式在达累斯萨拉姆火车站广场举行,这里也是坦赞铁路的起点。

  仪式启动前,许多当地居民和在坦桑尼亚旅居的华人华侨就来到现场,一睹圣火的风采。在达累斯萨拉姆一家中资企业工作的中国员工张国盛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在坦桑尼亚工作很多年了,今天能在异国他乡看到北京奥运圣火的到来,心情十分激动。一年前,我们得知圣火将在这座城市传递,在随后的日子里简直就是天天盼望着这一时刻早点儿到来,那种热切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仪式启动前的两个多小时里,坦桑尼亚的艺术家一直在表演具有浓郁非洲风情的舞蹈。虽然衣服被雨水淋湿了,但艺术家和周围的民众兴致不减,当地人还用汉语喊着“中国”、“奥林匹克”,华人们则高呼:“北京,加油!北京,好运!”

  在启动仪式上,坦桑尼亚副总统阿里·穆哈迈德·谢因发表讲话。他说:“这是奥运圣火历史上第一次抵达东非地区,坦桑尼亚能够在53个非洲国家中成为惟一一个举办奥运火炬传递的国家,我为此激动不已。这对我们国家来说是少有的机会,坦桑尼亚将毫无保留地支持北京奥运会。”

  达累斯萨拉姆市市长亚当·金比萨对记者说:“我们非常欢迎奥运圣火的到来,这里的人们能够借此机会感受到奥运会所倡导的和平、友谊和进步的理念。不仅如此,这也是坦桑尼亚宣传自己的良机,我们可以向东西方国家展现我们的风采,让他们知道坦桑尼亚是什么样的。”

  在圣火传递过程中,沿途的民众都非常兴奋,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微笑。记者看到,一段传递路线由于下雨造成积水,最深处可达数十厘米,但许多坦桑尼亚的青年人都卷起裤管,一边趟着水一边跟着圣火奔跑。

  15时,最后一棒火炬手安娜·蒂拜朱卡在传递活动的终点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点燃了圣火盆。蒂拜朱卡女士现任联合国副秘书长,也是第一位担任此职务的非洲女性,堪称坦桑尼亚乃至非洲的骄傲。她说:“火炬传递为非洲和坦桑尼亚打开了一扇展示自己的窗口,这里的人民向世界表明,非洲国家同样是奥运圣火传递大家庭中的一员。”

  本报特派记者 杨跃华 RJ069

  本报达累斯萨拉姆4月13日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挑战规则,你是街头英雄 08李宁-新浪花式篮球选拔赛
参加花式篮球选拔赛,赢showtime签名限量版篮球服
有奖招募:李宁08之旅株洲、延安站战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