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深建筑设计师孙芳垂的奥运人生:志愿奥运不老情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11日10:10 人民网-人民日报
从天安门东边的侧门进入,越向里走,越远离外界的嘈杂和喧闹。松树林的尽头,一个红墙小院倚太庙而建,静静地享受着喧哗都市中少有的静谧。这里,就是中国资深建筑设计师孙芳垂先生工作的地方。 最近,88岁高龄的孙老又有了新的身份——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岁月并没有磨灭老人心中的热情,他希望能为北京、为奥运贡献自己的力量。 报名志愿者 “奥运会不仅仅是体育比赛,更应该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契机” 北京申奥成功后,孙芳垂就一直很关注志愿者信息。在欧美同学会会刊上,他看到了招募奥运会志愿者的消息,于是在第一时间通过欧美同学会报了名。2006年9月,他又通过网络形式再次递交申请。 “也许我年纪大了,已经做不了什么实质性的工作,但我想借这个机会表达自己参与和服务的心愿。”孙老语重心长地说,“我的英语还可以,希望能在奥运村做一些接待工作。” 谈到奥运场馆,这位建筑界的泰斗评价道,“我看过一些场馆,很不错,确实达到了绿色建筑这一要求。” 现在,孙老的生活中又多了新的内容——关注北京奥运会。“不只是我们这代人,很多人都非常关心北京奥运会,希望能举办一届出色的奥运会。关键时刻,中国人是很有热情和凝聚力的。” 因为关注北京奥运会,孙老阅读了很多中国代表团参加奥运会的资料,“有很多故事,很多人令我感动,”他感慨地说,“我越来越感到奥运会不仅仅是体育比赛,更应该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契机。” 初种奥运情 “我们的愿望很朴素,就是祖国能强大起来” 孙芳垂第一次听说奥运会是在70多年前,“上世纪30年代,刘长春长途跋涉、只身参加比赛让我印象很深。那时知道有奥运会,但是当时怎么也想不到奥运会有朝一日会在北京举办。” 上世纪40年代末,孙芳垂曾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求学,这段留学经历使他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有了深刻的理解。“当时大学里有一个能容纳5万人的体育场。每周的比赛日,全城人几乎都会去观看比赛。这种热烈的气氛很感染我。”他发现体育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氛围很值得提倡,现在奥运来到了北京,我们应该支持体育文化的发扬光大。” 1949年10月,孙芳垂登上了回国的飞机,他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当中,见证着祖国的发展历程。他曾参与北京电视塔、中央电视台旧址的设计工作,享有建设部授予的“设计大师”称号。 “我们这代人经历过很多事,很多苦难,所以我们的愿望很朴素,就是祖国能强大起来。”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孙老用标准的英语表达了对北京奥运会的祝福:“我非常希望我们能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这是中国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如有需要,我将尽我的力量为奥运做些事。”(本报记者季芳)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