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国羽眼中的乒乓人:父母教导学邓亚萍 竞争更激烈(2)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10:42  《乒乓世界》杂志

  杨维(雅典奥运会女双冠军):我和刘国正是邻居

  乒乓球运动员中,我跟刘国正比较熟,因为他家跟我家都在武汉,而且是邻居,住一栋楼,特别巧。其实跟刘国正以前就认识,后来无意中听爸妈说他家住楼下。不过大家都不在家里,交流也不是太多。我父母跟他家人平时会聊聊天,比如有时候业主参加活动的时候。我平时跟刘国正见了面都会打招呼,包括马琳。在我的印象中,乒乓球运动员的性格都还不错吧,挺开朗,挺热情的。我觉得运动员都有共性嘛,比较聊得来,我们平时也会看一些乒乓球比赛。

  从外型上看,我觉得普遍来说羽毛球运动员可能比乒乓球运动员高一些。乒乓队男的可能比我们队男的胖一些,女的跟我们队的相比,都瘦一些。

  乒乓球有联赛,我觉得羽毛球可以借鉴一下。以俱乐部的形式推广羽毛球还是比较好的,会起到推广这项运动的作用,而运动员也可以在以赛代练中吸取一些经验。

  乒乓球和羽毛球都有改革,我觉得有些改革的力度还需要加强,比如服饰方面,因为现在一个运动项目的发展是需要包装和推广的。

  蔡赟(世界锦标赛男双冠军):对孔令辉印象深刻!

  我跟乒乓球队的人谈不上很熟,要说印象深的就是孔令辉了,他球打得好,而且2000年奥运会的比赛我看了,所以对他印象比较深刻。我有时候会看乒乓球比赛,但咱们国家太厉害了,每次都自己人打,没什么意思。

  我觉得我们体能方面比乒乓队的强,他们更多的可能是靠技战术和精力,而体力消耗没我们大。

  从外在来说,羽毛球队的人都挺活跃的,感觉乒乓队的跟我们不太一样。因为队内竞争比较激烈,所以感觉他们可能各自都是闷头训练,话比较少。在食堂我们也能看见,他们很少扎堆聊天,不像我们,大家一块儿。

  乒乓球和羽毛球都有很多改革,我想应该是好的,既然是改革,应该是往好了改,我觉得这种改革对羽毛球会有一种推动作用。

  乒乓球有乒超联赛,我觉得我们应该借鉴一下。这样的话,年轻队员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现在年轻队员国际比赛机会很少,国内比赛一年也就一两次,联赛搞起来的话,对运动员的培养,包括对我们这项运动都是有好处的,是好事。(文/《羽毛球》执行主编 王渝燕)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