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美乒乓外交昨日重现 关乎记忆的交战友谊的桥梁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2月25日01:17  沈阳日报

  

中美乒乓外交昨日重现关乎记忆的交战友谊的桥梁

  李富荣(左)和蒂姆·博甘共同出席签约仪式。 新华社发

  这座友谊的桥梁

  ——中美“乒乓外交”昨日重现

  1959年容国团在多特蒙德世乒赛上为中国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开始,乒乓球运动在中国迅速普及,而乒乓热度全面升温就应该追溯到1971年的“乒乓外交”,那一次,乒乓球运动真正体现了其无愧于“国球”美誉的内涵。37年过去了,如今“小球转动大球”的影响力是否仍在延续?昨天在广州,记者通过“体操王子”李宁这条纽带找寻到了所有答案。

  一座关乎友谊的桥梁

  在未来五年内,美国乒乓球队将身着“李宁”战袍征战包括本届世乒赛、北京奥运会在内的各大国际赛事,这将是美国国家运动代表队历史上第一次穿上中国品牌专业装备出战奥运会。昨天,美国乒协CEO麦克·卡法纳坦言:“这就是中美‘乒乓外交’的一种延续,这证明以乒乓球为纽带的这座中美友谊的桥梁一直都在,从1971年开始。”

  在美国流传着这样一个有关乒乓球的趣闻。去年5月,在著名创投家巴菲特75岁生日庆祝会上,巴菲特本人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双双选择了一位华裔小球手对阵于乒乓球台。之后,小女孩仰起头问爸爸:“比尔·盖茨在哪里?”当爸爸告诉她就是刚才跟她打球的叔叔时,小姑娘惊讶了,原来世界首富盖茨是个很随和的叔叔,而且也这样热爱乒乓球运动。

  美国乒乓球队早在几年前就引进了前中国球手王晨和高军支撑队伍门面,而无论是吸纳中国队员还是教练员,他们都是立志培养、牵动更多本土选手的进步,欲在国际乒坛占有一席之地。而相对于正在爬坡中的国家队战绩,美国国内业余乒乓球活动倒是非常活跃。麦克·卡法纳对记者说:“在美国,有超过500万张乒乓球台设在家庭中,打乒乓球不需要你有两米的身高,平常人都可以参与,所以我们的业余选手也都打得很漂亮。”而这一切都与那段“乒乓外交”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人因为1971年的‘乒乓外交’而受到嘉奖,如今他们也在协会中很活跃,成员之间不时有些互动,回忆那段有关乒乓球的点滴。”

  一场关乎记忆的“交战”

  昨天,一位传奇人物出现在记者面前。他的身份很特殊,他是一位历史学家,也是两位乒乓球全美锦标赛冠军的父亲,他就是当年亲身参与“乒乓外交”的美国选手,现任美国乒协名人堂成员蒂姆·博甘。看着台下自己曾经的老对手李富荣,这位白胡子美国老人兴奋不已,“今天我们还能汇聚一堂,这就是‘乒乓外交’的神奇作用。”

  博甘老人说,他将那段“乒乓外交”的深刻记忆写进了一本关于美国乒乓球历史的书里,老人将书中的一些照片展示给记者看。1971年,当时的他痴迷乒乓球,来到中国,在长城上留下了“英雄”的印记,还有在赛后他与中国运动员交换球衣时的场景。当他拿出保存已久的1971年版《时代》杂志,翻开那篇讲述“中美乒乓外交”故事时,时光似乎回到了37年前,记者仿佛在老人眼中看到了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幕场景。

  当年的一切浮现心头,而博甘老人更不甘于只是回忆,因为他看到了当年在“乒乓外交”比赛中战胜自己的对手,如今的亚洲乒协主席李富荣,还有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还是不服气?那就来一场比赛吧。博甘发出挑战,徐寅生也是当仁不让,只见两位老人双双脱下外套,拿起球拍走向球台,37年前“乒乓外交”一幕在广州重新上演。最终这场友谊赛以徐寅生搭档乔红3比2战胜博甘与一位美国队队员组合结束。

  本报记者丁瑶瑶电自广州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