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猪倌”冉元智成火炬手:自己人生的又一骄傲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2月22日09:29  新华网

  冉元智是一个基层畜牧工作者,这一辈子最大的骄傲,就是用11年时间培育了“渝太I系猪”。这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由基层畜牧站培育的畜禽类新品系。

  “猪倌”冉元智是一位女性,今年44岁。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她在农村摸爬滚打了20余年,现在已是研究员,并担任巴南区畜牧兽医站站长。“我是农民出身,学农业,搞农业工作,”冉元智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能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候选人,这让我惊喜而又兴奋。”

  冉元智觉得,这将是自己人生的又一骄傲。

  然而很难想像,一个女大学生,常年与猪打交道,甚至成天在猪圈里生活,会是一种怎样的境况。“瘦肉猪高产仔母系培育及其配套利用研究”项目于1992年立项时,29岁的冉元智是项目负责人,从此她在种猪场“泡”了10多年。

  项目基地在重庆巴南区郊外,大老远就能听到种猪场里的嚎叫声。100多头种猪养在一起,气味可想而知。当时临近种猪的午饭时间,已有几十头猪迫不及待地将前肢搭上圈沿,嗷嗷直叫。冉元智走进猪圈,烦躁的种猪立即安静下来。她说,猪其实有攻击性,不过,与它平行站立,拍拍它的屁股,它就会变得很温顺。

  冉元智显然很有经验,她在这里伺候了这些种猪10多年,种猪第一次杂交制种产仔的时候,她甚至在猪圈里住了整整一周。当时是1993年,盛夏,连日气温超过40摄氏度,有20多头种猪陆续产仔。冉元智要当接生婆,断脐、剪犬齿、人工助产,还要当研究员,称重、登记、做标记。如果一天有4头种猪产仔,那就一昼夜别想睡觉。

  当时的经费很困难,种猪场的几幢房子,没有一幢是一次性盖起来的。冉元智说,来点经费就盖一层,过几年又有经费后再盖一层。所以猪舍里不但臭气熏天,而且没有电扇,忙活一整天后,在猪舍里冲个凉,然后在大约三米宽的空猪圈上放一张门板,听着雷鸣般的猪鼾昏然入睡。

  2003年,瘦肉率高、产仔率高的“渝太I系猪”通过项目审定,很快在重庆及周边地区推广了三万多头,帮助许多养猪的农户增产增收。

  冉元智在此期间发表了10多篇论文,项目成功后获得无数表彰。然而,她保管得最好的,却是工作笔记和技术资料。她的抽屉里整齐地放着82个笔记本,还有她编写的30多万字的技术资料。

  她常常觉得,自己不但是一名“猪倌”,还是一名基层畜牧技术人员,要帮助当地的养殖户发家致富,两样工作不能出现“瘸腿”。因此,她结合当地实际,编写了大量技术资料,发放给当地养殖户,而且走村串户开展了200多期养殖技术讲座。在怀孕5个多月时,她还在巴南界石的六乡一村连续开展了7场养猪综合技术讲座,其间多次吐得撕心裂肺。

  尽管长年劳累,笔记本上天天都有多项工作,但冉元智看起来非常精神。她说,这得益于自己读书时喜欢长跑,而且属于“女排精神”激励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不但身体好,而且有不服输、不怕苦的韧劲。

  冉元智至今记得,读大学时看中国女排的比赛,活动室挤了一大堆人,后面的就站在板凳上看。中国女排获得胜利后,他们打着火把在河边“暴走”——那就是他们当时的狂欢。

  成为奥运会火炬手候选人,虽然是人生又一巨大的骄傲,但冉元智还一直没时间认真琢磨,因为她太忙了。“成为火炬手候选人,就是对我几十年在基层默默无闻工作的一种肯定,”冉元智说,“现在和以后,我仍然需要在基层默默无闻地干好我的工作,‘渝太I系’还要建扩繁基地,要建生产基地,要建原种研发中心,要申报新品种……”(完)

  新华社记者刘卫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李宁iRUN跑步俱乐部
参加花式篮球选拔赛,赢showtime签名限量版篮球服
有奖招募:李宁08之旅都匀、宝鸡站战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