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美女姚彦:爸爸是孔令辉粉丝 不记得穿裙子的样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5月21日09:10  上海青年报

  姚彦,18岁,沉迷乒乓从不叫苦的上海女孩,20年后上海世乒赛女子第一人;许昕,17岁,五年前背井离乡闯荡上海滩的新上海人,被众多圈内教练看好的未来“世界冠军”。不满20岁的他们,成长道路自然不同于曹燕华、何智丽、王励勤等上海乒坛的风云人物。2007年初夏,姚彦和许昕的梦想将在萨格勒布起飞,记者将带领大家回顾这两位乒乓小将的成长之路,希望这对那些希望培养孩子投身“国球”的家庭能有些许借鉴意义。

  “我的现在,是幸运的;我的未来,又会怎样?眼前的一切都是第一次,是新鲜,是挑战,是完善自我的一个过程,是反复中新的开始,我所面对的,将是一条只能向前走的路……”拼得世乒赛女单和混双参赛席位,18岁的姚彦已经在思考她的乒乓人生。5岁意外选择乒乓,从没后悔,绝少流泪,姚彦的父母向记者诉说了女儿对乒乓的一往情深。

  本版撰稿 记者 张楠

  【偶遇乒乓】

  姚爸爸是孔令辉粉丝

  姚彦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在上海邮电部门工作,上世纪60年代支援四川,姚彦的妈妈江英在怀孕5个月的时候去了四川眉山,姚彦在眉山成长到10个月大回到上海。

  姚彦的爸爸姚炯喜欢运动,特别喜欢看孔令辉打球,家里至今存放了很多孔令辉比赛的录像,姚爸爸说:“孔令辉打球很稳健,力量虽然不是很大,但往往可以四两拨千斤。”姚爸爸没有想到,十几年后,宝贝女儿姚彦居然会成为孔令辉的开山弟子,这是后话。

  姚彦是家族的第一个运动员,选择

乒乓球纯属偶然。5岁时,鸿兴路小学到幼儿园招收学打乒乓球的孩子,老师问:“谁是属龙的?”姚彦举了手。老师接着问:“谁会打乒乓球?”姚彦再次举起了小手,当时她连乒乓球是什么都不知道!

  就这样,姚彦和70多个小朋友一起学打乒乓,白天上幼儿园,每周抽几个晚上打球。

  “我觉得姚彦比其他小朋友喜欢打球,大家排队练球,姚彦帮忙捡球的时候都特别高兴。别的小朋友站在那里排队,姚彦一边排队还一边闲不住地练动作。她从来不找借口缺课,对老师的要求不打折扣,她不是那种喜新厌旧五分钟热度的孩子。”姚妈妈回忆道,“以前姚彦在幼儿园里都不愿意当众跳舞,打乒乓之后她的表演欲望强烈了,灵气也展现了出来。”

  【坚持打球】

  冬天晨跑鼻涕都结冰

  姚彦要上小学了,家里当时没想过要让她成为专业运动员,只是想让她打球锻炼身体,就把她送进乒乓特色学校闸北区三中心小学读书。读完一年级,有朋友介绍姚彦到虹口少体校打球,家里面经历了第一次思想斗争,最后得到的共识是——前面打球已经花了两三年心血,不能白费,如果到三四年级打不好球,学业还来得及补救。

  二年级开始,姚彦在虹口少体校边打球边读书,几位教练都颇有来头——王莲芳是曹燕华的启蒙教练,沈剑萍、卜启娟也都是世界冠军——她们为姚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毕业的时候,家里又发了愁,姚妈妈说:“体校只是上主要课程,不像其他学校教学那么系统。”当时父母和姚彦很认真地谈了一次,父母问她:“想打吗?”姚彦点点头:“要打,一定要打。”

  铁了心要打乒乓的姚彦,2001年开始参加上海队的集训,2002年初,姚彦和其他4个孩子从20多个小朋友中冒尖进入上海队。初进上海队,运动强度突然加大,偏瘦的姚彦很不适应,但一两个月后就习惯了。

  在少体校每天训练3个小时,在上海队每天训练6个小时,清晨就要爬起来跑几千米,冬天的时候会跑得鼻涕都结冰……这些艰苦的细节,姚彦有时会和父母提起,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打球有多苦,姚爸爸说:“因为她喜欢乒乓,就不觉得苦,她不娇气,性格比较平稳,体现在打球上就是缺乏激情、爆发力不够,但也是这种性格让她可以坚持下来。”

  【脱颖而出】

  只为乒乓流过一次泪

  姚彦的乒乓球之路越走越顺,3次PK让她脱颖而出。

  2004年底,国家队在湖北黄石举行选拔赛,上海队送过去两名选手,其中一名就是姚彦。64个地方队小将打过循环赛之后,前8名和国家二队的后6名进行PK,姚彦获得PK的第一名,进入国家二队!

  刚刚进入国家二队,姚彦对球速不适应,经历了一段低潮,但她没有为此哭过,姚妈妈说:“记忆里姚彦只为了乒乓球流过一次泪,那是在虹口少体校参加上海市比赛,她输球之后哭得很伤心,此后就没有见她哭过,她输球的时候也总是带着微笑。”

  2006年10月,姚爸爸收到一条看不懂的短信:“我第一,我进一队了!”原来,姚彦总是在全部比赛结束后才会向家里报喜,当时国家二队和一队打交流赛,姚彦第一次参加这个比赛,二队前4名和一队后4名PK,姚彦又得了第一名。

  10月初的无锡全国锦标赛之后,孔令辉退役,国家队把姚彦和其他几个女孩分配给孔令辉调教。直通萨格勒布的前两个阶段,姚彦没能直通,她说:“孔指导对我很用心,第二轮后没能直通,我觉得对不起教练,想哭。”孔令辉开导了姚彦,姚彦在第三阶段的PK赛再次夺得第一,意外获得

世乒赛女单门票,姚彦很冷静:“高兴只是一霎那,现在要从零开始。”

  萨格勒布世乒赛上,姚彦将参加女单和混双(原来说要与许昕配对,后来队内调整她和张继科配对)。出征那天,姚彦和队友们穿的都是蓝色西装,长年打乒乓,姚彦都不记得上次穿裙子、穿皮鞋是什么时候的事,只好去买了一双皮鞋“救场”。临行前,她只是对父母说了一句淡淡的“努力打好每一场球,平静接受每一个结果。”

  ●姚彦父母的建议

  学打乒乓其实不贵

  到姚家采访两个多小时,记者感觉到姚彦有个温暖的家——父母儒雅大方,没有望女成凤的热望;家境不错,姚彦没有生活上的压力。对于那些希望孩子走上乒乓之路的家长,成功培养出姚彦的姚爸爸姚妈妈有这样一些建议——

  首先孩子要是打乒乓球的材料,爱好不要太多元,选定了一样就要坚持学下去,喜欢才能坚持,坚持才能成功。父母不能要求儿女“一定要出成绩”,其实这是自私的想法,要尊重孩子的人生。姚彦在幼儿园打球时,有个小朋友总是打不好,教练很生气,孩子的爸爸居然举手说:“教练,我来揍他!”冲上来就把孩子拽到墙角打,这样孩子怎么能打好球呢?

  学打乒乓球并不贵,普通家庭都可以承受。当时的孩子学钢琴200元一小时,虹口少体校一个月的陪练费才100多元。进上海队之前我们帮姚彦请过陪练,陪练老师都是国家队退下来的球员,周六周日辅导一下,陪练的费用每小时二三十块,和孩子补习文化课请家教的价格差不多。如果姚彦没有打乒乓而是上学,如果从初中的时候开始请家教补习功课,费用也会很可观。进入上海队之后,姚彦就开始领工资了。

  上海许多家长都是让孩子“打打看”,还是以学习为重,很多都没有“一定要打出来”的想法。实际上,打乒乓球的淘汰率是非常高的。最初和姚彦一起学乒乓球的那批幼儿园的小朋友,七八十个两三个月后只剩下二三十个,最后只剩下3个在上小学之后坚持打。上海队的十几个选手里,如今有不少都不是运动员,有的到小学当乒乓球老师,有的去大学读书充实自己。姚彦已经拿到了高中文凭,我们当时想,如果她进不了国家队,大概会让她找个大学读书,姚彦一直很崇拜爱读书的张怡宁,张怡宁也曾鼓励她:“姚彦你要多读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