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踏着丁俊晖的足迹前进 中国斯诺克留英人数将创新高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5月21日08:16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丁俊晖VS金龙,中国斯诺克两位最顶级高手之间的较量,昨晚出现在了中国职业巡回赛的决赛赛场上。而看台上,一位少年正托着腮帮,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赛场上的一切,对丁俊晖击球后每一次精准的走位他都报以由衷的钦佩。他叫张安达,在曾经培养出丁俊晖的东莞东英桌球城打球,他希望能够重复丁俊晖曾经走过的路。“看着台上的晖哥,我常常会幻想那是自己在比赛。”张安达说。15岁,正是爱幻想的年纪,不只是张安达,还有一大帮与张安达一样年纪的少年,都在做着跟他相同的梦---踏着丁俊晖的道路,准备出发!

  看丁俊晖观众“挨宰”也情愿

  决赛之前,丁俊晖的父亲丁文钧站在贵宾休息室门前,一位东莞老板走上去扯了扯老丁的衣服,两人客气地寒暄了几句,显然是很久未见的老熟人。“老丁,有票吗?现在已经买不到了。”老板终于进入正题,老丁愣了半天才回答,“没有,决赛票是限量的。”

  北京奥运

女排决赛最好位置的门票定价为800元,但在离东莞市区有10多公里的一个五星级度假山庄里,中国职业斯诺克巡回赛决赛的门票价格却高达888元,售票处的布告栏上开诚布公地写着“如丁俊晖参赛门票提价300元”。而对观众来说,这种“公开宰客”似乎是无可厚非的,决赛门票早已脱销,因为丁俊晖如主办方所愿顺利进入了决赛,888元的票价也就物有所值。

  在东莞苦练了近10年球,丁俊晖回到这里就像回到家一样。当然,东莞人对于小晖也显示出了相当的热情,不仅纷纷掏钱买票捧场,还早就在东莞最豪华的酒店内为丁俊晖专门预订了最好的房间,而东英桌球城里那个每小时收费120元的比赛厅,也成了丁俊晖的“御用练球房”。

  “东莞的变化实在太大了!”虽然小晖回东莞的次数并不少,但每一次他都会感到,自己曾经走过的街道在逐渐消失。“我10岁时来到东莞,东英桌球城所在的花园新村还是低矮民房组成的黎屋围村,现在已高楼林立,变成为了城市的中心地段。”变化同样显著的,还有那个在黎屋围路边上的东英桌球城,光滑的墙壁上贴满了关于丁俊晖的剪报和图片。这个桌球城因为走出了丁俊晖而变得不再普通,陈列橱窗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各种奖杯,3尊金灿灿的奖杯被放在了中间最为显眼的位置---21岁以下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亚洲锦标赛冠军、全国锦标赛冠军,这都是丁俊晖留给这座桌球城的荣耀。

  桌球城的上钟率并不高,很大的球馆只有不到10张球台的上方开着灯。不过这几天球馆内通常会挤进很多人,他们大多是这一片的街坊,知道小晖会在这里练球,因此天天守在这里,等着看他一眼。

  与东莞的巨大变化一样,丁俊晖也是今非昔比,中国公开赛冠军、英国锦标赛冠军、北爱尔兰杯冠军等头衔,早已让他变成了中国体坛举足轻重的人物。自从抵达东莞后,小晖天天都享受着独自在有小型看台的比赛厅练球的待遇,但每当回忆起当初在东莞练球的日子,丁俊晖依然感慨万千,“那是真苦,不光是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连自己都对前途感到很迷茫。”不过现在好了,不仅周边的环境已经翻天覆地,练球的孩子们也有了丁俊晖这个榜样。

  追丁俊晖留英球员人数将创新高

  毫无疑问,丁俊晖的成功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引发了空前的斯诺克热潮,在小晖成功经历的鼓舞下,中国斯诺克选手的水平也在迅速的提高。在这次巡回赛上,曾经闯入世锦赛四强的中国香港名将傅家俊首轮即遭淘汰,“这并非偶然,也不能算是一个天大的冷门。”此次比赛的裁判长吕康明说,“中国的斯诺克水平目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除了小晖,我们的梁文博、田鹏飞、刘崧等一帮选手都在英国的职业巡回赛中打球,非常有天赋的肖国栋和刘闯也即将走出国门。经过这样的锤炼,他们面对任何对手都有创造奇迹的可能。”

  重庆选手肖国栋是近几年成长起来的年轻队员,目前他已经和刘闯一道,与北京一家台球俱乐部签约,该俱乐部将赞助两人前往英国

留学3年。肖国栋说:“毕竟想出去打比赛已经想了很多年了,现在有这个机会,感觉很难得。目前还没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先出去见见世面,然后再想其他的。”

  去英国打一年比赛的费用是10多万元,这是很多中国球员共同的难题。目前出去打球的,只有小丁能靠比赛奖金养活自己,田鹏飞等球手都有富裕家庭在后撑腰。决赛中丁俊晖的对手金龙也曾经到英国打球,但在高手如云的英国斯诺克界,他的状态起伏稍微大一点就跌出了世界排名榜,只能回国打球。著名的斯诺克推广人、丁俊晖的好友任浩江告诉记者,并不是出国就意味着成功,肖国栋和刘闯还面临一系列难题,比如接下来他们在哪里训练,要选择一些什么比赛赚取积分,这些都还要和英国方面联系。

  6家电视台同步直播,赞助商开始跟进,记者常常会挤满新闻发布厅,丁俊晖的回归的确给本届中国巡回赛带来了可喜的效应。不过同时应该看到的是,几乎所有人都是冲着丁俊晖的名头来的,没有丁俊晖的比赛,门票几乎无人问津,而很多没有丁俊晖参赛的国内比赛,更到了几乎办不下去的地步。不过,原中国台协秘书长唐凤翔认为这样的困境并不会持续多久,“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中国斯诺克就会有更多的丁俊晖出现。”丁俊晖让中国斯诺克走进了春天,唐凤翔坚信,春天来了,火暴的夏天也就不远了。

  学丁俊晖他们像“晖哥”一样练球

  张安达和吕琛玮住在一套租来的房里,张安达的父亲和姑姑照顾他们的生活,两人现在都频繁地参加全国赛事,费用由家人负担。在东英桌球城,原全国冠军蔡剑忠也在这里打球,可以带一带这些年轻人。吕琛玮的父亲吕良说:“现阶段还没法负担他去英国打球的费用,只能说给他尽可能多的在国内打球的机会,一年几万块钱,家里还是负担得起。”

  看完比赛,张安达坐上交通车回到东英桌球城,刚刚的比赛过程让张安达收获了不少心得,他想马上在球台上演练一遍。在桌球城角落里的一张球台上,张安达把所有球沿中轴线放成一排,然后用很快地速度击打着。张安达今年15岁,已经在这个桌球城练习了5年,他现在已经是国内有点名气的球手了---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我早就有全国排名了”。

  而在另一个练习台,消瘦的吕琛玮也在用心练习远台进攻,他的父亲吕良在远端坐着,仔细看着少年击球,不时指导几句。吕琛玮今年16岁,他的父母在山西太原做生意,当他只有7岁的时候,父母将自己的一个铺面租给朋友开台球厅,吕琛玮就在那里开始了台球启蒙。山西很少有斯诺克球台,大家喜欢玩的是美式九球,简单易学,吕琛玮很快就成了台球厅里的高手,10岁那年,吕琛玮获得了山西省青少年台球赛的冠军,让家里人高兴了好久。

  吕良觉得儿子可能是打台球的料,就开始带着孩子四处参加比赛。2002年的时候,读五年级的吕琛玮在上海参加生平第一次斯诺克比赛,遇到了丁文钧。当时丁文钧带着儿子和几个自己收的学生,四处打比赛积累经验,他看上了吕琛玮,认为他是打斯诺克的好料,于是劝说吕良把孩子交给自己。两个相同经历的人相遇,自然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不过吕良当时并没有把儿子托付给老丁,因为他认为儿子的学习更重要,起码应该让孩子小学毕业。

  一年之后,吕良才把儿子送到了丁文钧门下,吕琛玮就成为了丁俊晖的师弟。“平常丁文钧带着他们练球,比赛时丁俊晖的妈妈就负责照料他们的饮食起居,我也比较放心地在太原做生意,隔一两个月过去看他一次。”吕良对于这种状态还是比较满意。不过去年,吕良还是把孩子从丁文钧那里带走,带到了东莞,“因为丁俊晖后来拿了中国公开赛冠军,丁文钧的精力很多是在儿子身上,后来他妈妈又要去英国照顾小丁,小玮在那边他们就照顾不过来了,所以我还是把小玮接走了。”

  吕琛玮虽然面对记者还有些羞涩,但他的性格比丁俊晖活泼不少,一旦混熟了话就没完没了:“丁俊晖是我的师哥,他比我全面得多。现在我跟他打球,能赢个一两局就不错了。”“我的目标就是和晖哥一样,能去英国打球,拿到世界冠军。”“这届比赛我打得一般,资格赛最后一轮经验不足,输了。对方防守很有耐心,最后我被磨死了。”

  丁俊晖:完全走我的路,很难

  丁俊晖当然知道很多中国球员希望走他成功的道路,但他说:“其实我讲过很多次,完全像我那样成功的路是很难的,不是光说实力,还有很多运气的成分。”

  在东英桌球城练球前,丁俊晖静静地看了一会儿师弟张安达练球,两杆精彩的进攻过后,丁俊晖开玩笑说:“干脆你今天帮我打!”

  决赛首日,金龙犀利的进攻让丁俊晖在东莞站丢掉了第一局。第二天和金龙一起练球,丁俊晖实话实说:“第四局你稍微防一下,比赛就是你的了,我就是1比3了。”

  丁俊晖曾在国内比赛中输给过金龙、郑鹏,他表示现在国内选手的进步都很大,“斯诺克比赛大家机会都一样,稍微处理球差一点或者运气差一点,就有可能输球。国内选手现在实力变得强了很多,跟一些人打起来觉得很困难,但是相比之下,国外的选手还是更全面一点。”

  本报东莞专电记者王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