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98年献成名之作 屡败王楠终成熟--张怡宁经典战例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5月15日11:45 《乒乓世界》杂志
1998年马来西亚公开赛女单半决赛:张怡宁胜陈静 地点:马来西亚基纳巴鲁 如果不算八运会的女团比赛,那么这次公开赛应该可以称作张怡宁的成名之战。一年前,这个打球不紧不慢的北京丫头还不为大多数球迷所知晓,而这场比赛击败了“海外使团”中实力最为强劲的陈静之后,无论是在名气上还是在底气上,张怡宁都有了一个飞跃。李隼说:“那次比赛赢了陈静非常重要,她(张怡宁)更自信了,我们也觉得她的球还有空间。” 1998年亚洲锦标赛女团决赛:张怡宁2比1杜贞实 中国队阵容:王楠、李菊、孙晋、王辉、张怡宁 朝鲜队阵容:金英姬、金香美、杜贞实、韦福顺 地点:日本大阪 这是张怡宁第一次被列入洲际比赛中国女队的团体阵容。论实力和名气,王楠、李菊可以说是当时中国女队雷打不动的两大主力,而横板生胶打法的孙晋和削球手王辉也比张怡宁出道早,比赛经验更丰富。所以,让初出茅庐的小将在团体决赛中担当三号主力去迎击打法凶狠的朝鲜名将杜贞实,足以见得女队教练组的魄力和对张怡宁期望值之高。 事实证明,张怡宁没有辜负大家对她的期望,3局鏖战后,张怡宁以旋转破速度,2比1击败杜贞实。 1998年亚运会女团中国VS中国香港:张怡宁1比2陈丹蕾 地点:泰国曼谷 本次亚运会,虽然张怡宁在比赛中并无尚佳的表现,但绝对称得上是她吹响进军世界比赛号角的前奏。 齐宝华退役之后,中国香港女队的实力大打折扣。但同样来自北京,曾代表石油体协比赛的陈丹蕾却明显比张怡宁更老练。这场比赛,陈丹蕾从小路球上寻找起板机会,不和张怡宁过多地打相持球,并充分发挥了自己反手生胶速度快的特点,以2比1击败张怡宁。 1999年45届世乒赛女单决赛:张怡宁2比3王楠(15,14,-5,-12,-11) 地点:荷兰埃恩德霍芬 1999年,张怡宁不到18岁,当她首次参加世乒赛就闯入了女单决赛,并以2:0领先王楠之时,很多人对王楠能否首夺世乒赛女单冠军产生了怀疑。坐在教练员休息室电视机前的李隼说:“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从现在双方的技战术情况看,第3局王楠肯定能赢,如果双方打成2:2,那么冠军就是王楠的了。” 这场比赛后,在颁奖仪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张怡宁和王楠有说有笑,当时她俩同在李隼这个组。 也正是因为这场比赛的出色发挥,张怡宁的名字跃上了中国女队悉尼奥运会的女单备选名单。 2000年45届世乒赛女团决赛中国VS中国台北:张怡宁0比2徐竞(-19,-18) 李隼:“这场失利,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张怡宁的前进轨迹。那次团体赛,张怡宁决赛前一直发挥得不错,前两盘,王楠和李菊打得特别好,基本上破了中国台北队的‘凶阵’。这时候,张怡宁激动得已经爆棚了,她想,我必须比她们俩打得更漂亮。那时我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结果,她一上去就打冒了,我直想上去掐她,让她镇定。” 中国台北男队的主力蒋澎龙说:“徐竞的球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发球好,反手好,有其是防守特别好,自己一般不主动丢球。张怡宁输,就是输在了经验和心态上。” 2001年46届世乒赛女团决赛中国VS朝鲜:张怡宁2比1金英姬(-18、18、13) 这是张怡宁首次在世乒赛的团体决赛中为中国队打头阵,她的对手是朝鲜队的第一主力金英姬。自1996年出道以来,经过5年的打拼,此时金英姬的球已经达到了自己的巅峰状态。 结果,面对对手凶狠的搏杀,张怡宁在18:21丢掉首局后,逐渐掌控了比赛的节奏,贯彻了“快压正手、凶变反手大角度”的战术,抓住了金英姬反手长胶在速度上的缺陷,以2比1反败为胜。 2001年九运会女单决赛:张怡宁2比3王楠(15,16,-16,-13,-5) 地点:中国广州 2001年,张怡宁在技术上步入了又一个成熟期。46届世乒赛,她发挥得非常出色,因此,她对九运会的女单冠军也是胸有成竹。结果,在女单决赛中,她大比分2:0领先王楠,又被对手翻盘,第5局只得了5分。 李隼认为,张怡宁当时的实力并没有达到那种收放自如的状态,如果打好了,心态好,有可能赢王楠,但输给王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她的球,还没到那个份上。” 这场球,因为消极比赛,张怡宁受到了严厉处罚,当时教练组的决定是:1,全队做检查;2,禁赛三个月;3,在《乒乓世界》杂志上刊登书面检查。 这场风波对张怡宁打击很大,她的父母在张怡宁受罚后给她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张怡宁的妈妈王凤英曾经说过:“如果我是领导坐在那里,看到你的表现也要罚你。因为你的一言一行代表了中国乒乓球队这个集体。” 2003年47届世乒赛女单决赛:张怡宁3比4王楠(-7,-8,-4,5,6,8,-5) 地点:法国巴黎 张怡宁:“我各种办法都试过了,全运会女单决赛,我非常有激情,结果我失败了;巴黎世乒赛女单决赛,我非常沉稳,也失败了。我不明白为什么,觉得有点不可理解自己,这种感觉非常可怕。” 李隼:“在技术方面,张怡宁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可以说2004年前后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境界。但是她太想拿冠军了,思想起伏很大,打好一点,就感觉自己天下无敌,总想表现自己,总想打漂亮球。打得稍微差一点,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了。一个人一旦对自己的信念产生了怀疑,工作就非常难做了。这时候,我也改变了方式,十次谈话鼓励她九次,有一次震撼她一下。整个女队教练组,还有老蔡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调整她的信念,让她在思想上战胜自己。”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单1/8比赛:张怡宁4比1柳絮飞(5,7,3,-9,5) 地点:希腊雅典 雅典奥运会女单比赛的前两场球,张怡宁打得并不好。李隼有意、无意地和张怡宁谈了一次。他说,你这么打下去,就是一个早死和晚死的问题。结果,第二天男单比赛,马林输给老瓦,对张怡宁的震动特别大,她认为马林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乒乓球的最高峰,都会输,如果自己保守,结果也一样。 李隼说:“那次谈话,非常不经意,场景全部是我设计的,语言也是我设计的。我把她叫到我屋里,我想,如果特别正式,她会有很大压力,如果我稍带一说,她可能不引起注意。当时我的表述很柔和,但我语气非常坚定,不容她质疑。其他队员都去比赛了,没有别人,就我跟她在我的小屋。我和她很熟,我就靠在床上随便瞎侃,她坐在我的脚底下,瞎聊别的。那时候我就想好了,我突然就踢她,我说,‘你不觉得你这样打,就早死跟晚死的区别吗?’她噌一声回过头:‘怎么回事?’我说,‘咱们来干嘛来了?就是来拿冠军了!你如果还这么打,你肯定死。’只有那种能把潜能完全释放出来的人,达到忘我境界的人,一定是这种人,才可能拿奥运会冠军。” 2005年十运会女单决赛:张怡宁4比3王楠(-6,6,-8,-6,7,6,9) 地点:江苏无锡 李隼:“但凡是大型比赛,不管是奥运会、亚运会还是全运会,一般决赛中一方会率先崩溃。而十运会的这场女单决赛却并非如此,张怡宁和王楠一直打到决胜局,一直打到最后一个球。那场球,非常经典,是经典中的经典,到最后,两个人都不是比球了,而是比人了。比赛结束后,我问了张怡宁,她说,‘我当时什么都没想,就想了一个我平时最有效的办法。我就发你反手,我就逼你挑,我就不信拉不死你。’她就这么一个信念,什么也没有。‘拿起来我就发,我捡起球来就发’,这种感觉,就比一般人坚定。王楠和张怡宁在那种情况下,相信自己的程度确实比一般人强,王楠打到最后,因为球拍反手上的那一滴胶水,球打滑了,这个球对她影响比较大,如果没有那个球,比赛的结果很难说。王楠总有这个习惯,我也弄不清楚是迷信还是啥,她的拍子,有其是反手胶皮总不干净,总有一、两滴胶水在上面。但她打了一辈子球都没有遇到全运会决赛那天的情况。7:6领先时,偏偏被她遇到了。说实话,我一开始希望张怡宁赢,但打到2:3的时候,我谁也不希望赢,我觉得这两个人真是太棒了,不应该有失败者!”(《乒乓世界》独家提供 文/实习记者边玉翔 记者宋斐)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