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高大但韧性欠佳--中国台北女排眼中的中国女排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10:48  中国体育报

  虽然中国女排与中国台北女排的两场热身赛并没有更重要的实战意义,但中国台北队这匹近几年与中国女排屡屡交手的 “黑马”,仍然给了中国女排许多有价值的借鉴。对于中国女排来说,任何一个对手都能够成为自己寻找不足,发现问题的一面镜子。

  “她们越来越高了!”

  在三名老队员离队之后,25岁的顾乃涵成为中国台北女排队内的“老将”,并担起队长的职责。从2005年世界女排锦标赛资格赛,到2006年亚运会的比赛,曾多次与中国女排交手的顾乃涵对中国女排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队员身高的变化。

  “她们的身高越来越高,在比赛场上也让我有越来越大的压力。” 顾乃涵说。的确,新一届中国

女排的身高不仅比2001年组队时要高出一大截,甚至与2005年相比也有了明显变化。尤其在这次与中国台北队的热身赛中,
中国女排
副攻线由1.96米的徐云丽和1.92米的薛明搭档;而在接应位置上获得首发的李娟身高也达到1.87米,超过周苏红5厘米。

  身高的提高对于中国女排的确是一个进步,也应该成为中国女排新的实力增长点。然而高大队员的不足——小球串联不够细腻,一传欠缺——也明显暴露出来。目前中国女排的战术体系中,主教练陈忠和希望加强主攻王一梅的作用,这样一来当王一梅在前排时,两名副攻之一就要被自由人换下,而王一梅轮转到后排时,也要求她具备一定的一传能力。加强一传无疑是高大化之后的中国女排急需解决的最重要问题。

  “中国女排缺少韧性!”

  身为中国台北体院教授的中国台北女排主教练郑芳梵同时还担任中国台北排球协会副秘书长,近几年两岸排球界的频繁交流也让他对中国女排有了详细而深入的了解。

  “目前这支中国女排进攻的强度和防守的韧性还不够!” 郑芳梵说。在他看来,王一梅不在阵中的中国女排在进攻中,扣球的力量和速度并没有达到最好,而防守中欠缺的韧性也让中国女排在比赛中失去了一些防反的机会。“在与其他欧美球队对抗时,力道不够是不行的。” 郑芳梵说。

  “王一梅一枝独秀 二传稍欠味道”

  让郑芳梵稍感遗憾的是,王一梅因伤没能参加这次热身赛。“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王一梅是中国女排一枝独秀的队员。而杨昊的发挥则与前几年相比有下降。”郑芳梵说。他表示,王一梅从2005年首次入选中国女排,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成为队中不可或缺的队员,进步非常明显。王一梅扣球时的力量以及手腕的变化也让郑芳梵称道。

  对于目前中国女排阵中其他几位新人,郑芳梵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魏秋月与冯坤相比“还看不出冯坤传球时的那种‘味道’”,不过郑芳梵也认为,年轻队员首次代表国家队打比赛难免会有压力。郑芳梵还特别点评了自由人张娴的表现,他认为张娴在首场比赛中第一局非常紧张,但是在后两局比赛中还是恢复了正常。“张娴的基础不错,不过好的选手是不应该在比赛中出现这样的波动的。有时比赛的胜负就在一念之间,尤其作为关键位置上的队员,发挥更应稳定。” 郑芳梵对张娴提出忠告。

  “现在这支中国女排刚刚组队,训练也是刚开始。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和大赛的锻炼,她们一定是OK的!”郑芳梵笑着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46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