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学外语浪潮”席卷京城 当好奥运东道主与时间赛跑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4月22日11:54 东方网-文汇报
本报驻京记者 徐维欣 在北京开了20年出租车的赵师傅现在每天出工都会带上一样新“武器”——《英语200句》,乘着每天吃饭休息的空档翻上两页,读上几句。“这是我们公司最新发的,让我们学习。到了明年奥运会的时候,我也能为奥运会出一份力喽。”年届不惑的赵师傅对这样的“学习任务”并没有不耐烦,“就是年纪大了点,单词总是忘记怎么发音,只能向我女儿请教啦。” 上紧发条与时间赛跑 像赵师傅一样开始“苦读”英语的“的哥”在北京可不是少数。为了迎接四百多天后开幕的奥运会,首都市民“学外语热”就如现在的北京气温一样不断蹿升。 北京市民学外语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刘洋告诉记者,北京交通行业非常重视外语培训工作,培训对象不仅包括出租车司机,也包括公交司乘人员、地铁司乘人员。北京市交通委制定了专门的培训计划,每年还进行考核。 这股外语学习浪潮不仅限于交通行业,而是席卷了整个北京城。今年67岁的廉宏祥老人是迎奥运“北京市民讲外语”首批志愿者,两年多来她风雨无阻,坚持每周为社区居民培训英语从未间断。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廉宏祥曾自费在新东方学校和老年大学学习,后成为老年大学英语老师。 如今,廉宏祥老人再次为自己上紧发条:“我们得拿现在当奥运。我得拿67岁的年纪和这最后的400多天赛跑。” 廉宏祥除了挖掘自身的潜力外,还十分注意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老人在美国的女儿带着两外孙回国探亲,被老人抓过去给社区上英语课。“一是让大家听听纯美国味儿的发音是啥样,二是对两外孙也有意义啊,让他们也为北京奥运会做一点贡献,多好啊!” 多项制度促交流无障碍 为了当好2008年奥运会的东道主,北京于2002年正式成立了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制定了《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规划(2003-2008)》,迄今为止,共成功举办市民外语游园会5届,外语活动周3届,近百万人次参与了活动。同时针对中小学生、大学生、普通市民、公务员等不同群体,共举办各类外语电视大赛、唱外国歌大赛100多场次。此外,为了丰富百姓业余生活,累计举办各类外语公益讲座3000余场,百余万市民受益。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还与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合作推出了北京英语水平考试。 为了减少外国人在京生活的语言障碍,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还决定2006年至2007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规范公共场所英语标识专项整治工作,力争到2007年底,完成对公共场所英语标识的规范工作。 多语种专家组成顾问团 2008年奥运会的语言需求不仅仅是英语,因此,组委会在推动市民学习英语的同时,还组织了学习其他语种,包括小语种的活动。比如,北京电视台的《中国人唱外国歌电视大赛》已经开展了好几年,最多的时候,参赛者的语种达到了13种,有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俄语、日语、朝鲜语等。而每次外语游园会活动中,组委会都会开辟多语种的外语角。 为了更好的满足北京2008奥运会对多语种服务的需求,组委会于2005年底,新聘任了一批多语种专家加入到顾问团队伍中,目前顾问团共有中外籍专家35人,涉及语种7个。 (本报北京4月21日专电)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