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丁俊晖心灵孤独高处不胜寒 读书岂无用舆论捧杀神童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3月31日12:20  沈阳日报

  2005年,17岁的丁俊晖一战成名,一时间天下谁人不识“丁”。高处不胜寒,两年后的今天,台坛神童丁俊晖仿佛不认识自己了,他迷茫地在记忆中搜索着与众不同的童年,在点滴中领略着别样的青春,又在人群中寻找心灵的知己。

  奥沙利文欣赏丁俊晖,他承认斯诺克界有3个天才:他自己、小晖以及去世的保罗·亨特。但同时他也认为丁俊晖还只是个正在成长的孩子。成长中的孩子,即便如丁俊晖这般神童,同样需要一种引导,正确的、理智的引导。

  心灵始终孤独

  从温布利大师赛的眼泪,到中国公开赛的一脸怨气,丁俊晖始终藏不住一脸孩子气。被捧到高处的小丁是随性的,众人面前,输球会闷闷不乐,受挫就会撒娇,面对重压选择消极抵抗,面对媒体更是随意地以一句“早就该输了”。

  在某杂志的一篇《华人纵横世界》文章,将丁俊晖与姚明、刘翔并驾齐驱。而他们的处境却不同,刘翔在四处奔波中依旧顽皮、开朗,笑对世人;姚明,也始终保持着一种名人的“高度”。相比之下,丁俊晖则略显小家子气,当然这与他的年龄有关,而重要的是丁俊晖缺少一位向导。刘翔有孙海平,从技术和心理上教育着;姚明有NBA联盟,支持保护着。而丁俊晖身边的“指航灯”,首当其冲应当是他的父亲丁文钧。但丁文钧也坦言,自己与儿子的沟通并非畅快。

  中国公开赛首局落败后,小丁终于发出了“孤独”宣言:“我很孤独,我需要一个真正的教练”。目前,小丁身边所谓的教练,是陪伴他在英国打球的盖瑞,但盖瑞更主要是充当其经纪人的角色。按照目前小丁的实力,盖瑞已经很难从心理、技战术上给予指导了。神童们都是孤独的,在他们站在高处,身体、心理极为疲惫之时,也需要一个“心灵的港湾”踏实落地。

  读书岂能无用

  自小被圈在

台球社中的小丁成名后,“丁俊晖模式”迅速走俏,就连国家体育总局小球主管中心也给予认可:“非奥项目和奥运项目在运动员的培养上有明显区别,非奥项目的运动员一般都是自小对项目产生兴趣然后自学成才。”

  但不得不承认,“丁俊晖模式”严重弱化了知识的重要性,演绎了新时代的读书无用论。再加上内敛、相对孤僻的性格,丁俊晖很难像姚明、刘翔那样敞开胸怀去领略大千世界。因此,在一些奢华隆重的环境中,“爆富”的他眼神似乎平庸,尤其是面对东西方文化上的巨大差异时,他的处事风格,就难以像他精彩击球那般赢得青睐。凡事有所成就者,无一不是有个性、有内涵的精英分子,小丁年纪尚轻,需要更大的可塑空间,来磨练塑造完美的性格。

  舆论“捧杀”神童

  盲目甚至缺乏理智的追捧,就距离“捧杀”一个神童不远了。如果说丁俊晖是以一种捷径达到了今日的成就,那么到达登顶之前余下的路,他将需要借助更多的外力。

  今天的媒体影响力不容小视,过度的神化效应,是丁俊晖另一层压力。其实,在多数国外媒体眼中,丁俊晖还只是个处于“前途将一片光明”的发展中阶段。但国内舆论往往夸张地将丁俊晖渲染成英雄,赢球是天经地义、输球纯属意外。中国公开赛未战,媒体、组委会就大肆宣传小丁将以冠军庆祝自己的20岁生日。在如此偏离理智的舆论氛围中,即便丁俊晖心若止水也难保不混沌,更何况,我们的小丁尚未成熟。

  本报记者 丁瑶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55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