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乒乓世界》封面故事:王皓从男孩成长为男人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2月26日09:15 《乒乓世界》杂志
一朵花开的时间有多长?破茧成蝶的力量有多大?小鹰学飞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从第二到第一有过多少梦魇?……每一个人的成长故事,都可以写成一本书,今天要说的主人公是王皓,讲他如何从男孩成长为男人的故事。 和王皓一起回忆这个历程,时间是2007年1月9日晚,地点在天坛公寓前的“体育亭”,这是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一个内部咖啡厅,只对运动员以及采访运动员的媒体记者开放。一走进去,满墙挂着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巨幅照片昭示着一种荣誉,同时也刺激着那些还不曾获得过这些荣誉的人。 在过去的一个月内连续获得亚运会和总决赛男单冠军的王皓坐在我的对面,眼前的他有着宽阔的臂膀,坚定的眼神,嘴角笑起来弯弯的,脸型开始显现出棱角,再顶着一脑袋刺儿头,对我的每一个问题都能侃侃而谈。成熟、稳重这样的形容词渐渐在他身上浮现。我在感慨:王皓你真是从男孩变成男人了!他还有点儿不好意思:“是吗?你这样看吗?” 初见王皓是在厦门,2004年2月,多哈世乒赛团体赛前的封闭集训。21岁的王皓一张圆圆的脸,唇红齿白,看见陌生的记者就眼光躲闪,言谈间满是青春的生涩。问他一个问题,要么回答得很少,要么就跑题,经常要使劲把他拽回来。当时多哈团体赛的五人名单里,孔令辉、王励勤、马琳是肯定的,刘国正、王皓、陈玘和郝帅四个人争余下的两个名额,竞争是中国乒乓队永远的主题。 王皓说自己从来不怵竞争,因为从小就是在竞争的环境当中长大的,从长春到八一队,从八一队到国家队,从国家二队到一队,再从非主力到主力,每一步靠的都是自己的实力,每一次成功也给他增加了一些自信,再加上2003年底拿了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的冠军,在众目睽睽之下把那辆漂亮的甲壳虫车开了回来,因此对于多哈世乒团体赛前的这场竞争,王皓的心情相对比较平静。 那一次竞争的结果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王皓的胜出也让他的职业生涯由此多了一个机会。2004年3月,当中国乒乓队从卡塔尔凯旋归来,王皓已经让自己从二线主力走到了一线主力的位置,人们也隐约感觉到中国队的第三号将由这个腼腆的男孩子担当。 写到这里,只是文章的一个开头,重点剧情发生在2004年夏天,希腊神话发源地——雅典。在当时中国乒乓球男队的阵容里,夺得男单冠军的希望并没有寄托在王皓身上,而王皓自己也只是把双打作为重点,但是命运的安排总是出人意料,他和孔令辉的双打居然第一轮就被淘汰了。 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马琳居然输给了瓦尔德内尔,王励勤居然输给了王皓,王皓居然输给了柳承敏!两年多之后,让王皓再次回忆起那个夏天,似乎不再残忍,毕竟这段时间里他已经回答了无数次媒体的提问。人们都想剜骨挖心地掏出王皓嘴里最真实的语言,却没有谁真正关心过他的感受。“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竞争就是这么残酷,谁让你输了呢? 时空就这么交错,在北京这个冬日的夜晚,体育亭的灯光不明亮也不昏暗,要了一壶菊花茶,我和王皓一起再次回忆雅典。 “奥运会确实不同于平常的任何比赛,举个小小的例子,平时我们进入比赛场地,都能看到很多广告,但是奥运会没有,一点儿也没有,只有当中的五个环,心理感觉太不一样了!再加上灯光、观众,还有你心里在想,这是奥运会!这个比赛四年才有一次,你一生中能参加几个四年一次的比赛?” “你自己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吗?”我问。 “对,压力是一个无形的东西,从比赛备战中就开始了。你还不知道,越是到临近的时候越是体现出来紧张,真正到了场地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想法,在比赛没有开始的时候人是最紧张的。” “你觉得自己在雅典奥运会上发挥了多少的水平?” “可以说,和奥运会之前的比赛相比,应该说是百分之百的发挥出来了自己的水平,但是到了决赛的时候有点儿损失。其实,我感觉已经发挥了百分之七、八十左右吧,别人也都是这么看的,但是柳承敏发挥了百分之一百二,甚至一百四、两百都有可能。” “我看了那场比赛,从头到尾我都不相信你会输,心里一直在想:不会的、不会的、不会的,但到最后还是输了,我半天没说出来话。” “比赛时自己也是这么想的,虽然比分落后那么多,也不相信自己会输。其实后来还是有机会,像第六局的时候我比分落后很多,人一直打不进去,如果第六局拿下来的话,估计他也顶不住了。” 这是王皓对那场比赛赛况的回忆,既然聊开了,有些敏感问题我也开始提了出来,既然过了那么久,有时候,事情说开了反倒比藏着掖着好。 “很多人都在猜测,半决赛你和王励勤那场球是他在让你,你自己有什么解释?” “其实用不着什么解释不解释的,只能说我们都犯了同一个错误。我和柳承敏,王励勤和我,马琳和瓦尔德内尔,这三场球,我们三个人都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像马琳与瓦尔德内尔打,战绩赢多输少,结果输了。王励勤一年里只输了我两次,一次是奥运会之前的秦皇岛热身赛,一次就是奥运会,可能他在奥运会半决赛遇到我的时候还在想,秦皇岛输给了我,这也会对他的心理造成影响吧。如果他赢了我,在决赛赢柳承敏肯定不成问题,因为毕竟他没有双打,一直在准备单打,所以他在遇到我的时候就感觉机会来了,毕竟一年也没怎么输过,突然机会摆在面前了,就不会了。我遇到柳承敏的时候也是这样,对于自己赢得比较多的对手,心理上不够成熟,导致最后输了。” 我相信面前的王皓说的句句都是真话,这场比赛在他心中太过铭心刻骨,以至于在2004年夏天到2005年初的时候,还常常会梦到那场比赛。那场比赛王皓的家人分别在三个地方经历着,王皓在雅典,母亲刘志英在长春的家里,父亲王忠全来北京参加电视节目的直播,比赛结束之后,我陪着王忠全在梅地亚宾馆大堂的咖啡厅里,他一直在说:“怎么输了呢?怎么就输了呢?……” 后来,王皓的母亲告诉我,那个晚上儿子给家里打了6个电话,前五个都泣不成声,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挫折,巨大到如此地步,只有21岁的王皓,一个时常从比赛的梦魇中惊醒的男孩,那一年是怎么熬过来的呢? “当时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有,包括球迷啊,包括媒体啊,包括教练啊,这些都有。输完了之后,很多教练都跟我说,没关系,你第一次打,进决赛了就好!但人家越这么说,我心里越难受!还不如骂我一顿呢!毕竟打的是奥运会决赛,而且面对的是之前赢过很多次的对手,这样的机会都没有把握住,太可惜!从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所有的比赛我都投入不进去!虽然自己一直也都在认真地练,但是心没有在那里!” “心没有在那里”,仿佛一句佛家的偈语。而命运女神似乎更乐意对这个恍惚的男孩子实行雪上加霜的政策,而不是雪中送炭。在奥运会之后的两年间,王皓接连输了两次世界杯和一个全运会的决赛,连续四次重大赛事获得亚军,有记者给他起了个难听的外号:“千年老二”。 “以前挺介意的,后来就习惯了,因为你太过看重这个东西肯定会影响你的比赛嘛,但你不去想也不可能,就看你怎么调节了。我想输球的原因可能是自己技术上有漏洞吧,其实我也一直在找原因。奥运会输给柳承敏,全运会输给王励勤,两届世界杯分别输给马琳和波尔,他们四个人打法完全不一样。应该说自己在技术上有些欠缺,被人抓住了弱点,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而赛场上心理稍微起一点变化就会被对手抓住。就像奥运会我和柳承敏打,一开始打得还可以,到了中间自己心理起了变化,对方打得太好了,从气势上给我的压力,给我打得透不过来气了,那个时候根本想不出来该怎么打,慢慢就恍惚了!” “千年老二”像一个魔咒,在这两年里几乎时刻笼罩着王皓的生活。对于这个总能凭实力进入决赛,却又在决赛中打得恍惚的弟子,主教练刘国梁有自己的分析,而且说起这个他都忍不住要笑,“王皓每次都能打进决赛,而每次面对的又是不同打法的对手,至少证明一点,他的实力相当稳定。” 北京的冬夜,温暖的白炽灯光下,聊得兴起的王皓开始调侃自己在法国世界杯上的表现:“那场比赛跟马琳一上来拼得非常火,我情绪也比较激动,激动到有点控制不住了,最后拼得有点过火了,所以也没赢下来!太想要了,世界杯嘛,大满贯比赛之一,而且我自己从未拿过世界级单项比赛的冠军,心理上出现了波动,当时自己只知道要拼,掌握不好中间的度,要么太好,要么太坏,控制不好比赛节奏,也控制不了情绪!” “在各种大赛当中遇见各种打法的对手,也算是一种经验吧?” “对,是很好的经验。”说这句话的时候,王皓笑得很可爱。 在中国乒乓球队里,王皓是少有的几个几乎可以博得所有媒体记者喜欢的球员之一,不管比赛赢了还是输了,他从来不会拒绝采访,面对再刁钻的问题,他都会认真地回答。从2004年夏天到2006年冬天这段时间,王皓每次比赛前都会给自己准备一套应对媒体的说词,内容基本上都是输了以后怎么说,用他自己的一句评语:“赛前就已经想好输了怎么说,你说这比赛能赢吗?” 说这些的时候,王皓在笑,神情就像我们谈起自己小时候某件可笑的事情一样。能够拥有如此豁达的态度,当然表明他已经从那个魔咒中走了出来,为什么?因为亚运会他赢了,总决赛又赢了! 多哈亚运会是北京奥运会前唯一一次大型综合性赛事,对中国乒乓球队来说也是一次重要的练兵机会,既然是锻炼队伍,刘国梁特地雪藏近两年来状态一直稳定的王励勤,让马琳和王皓共同领衔出征。这样的阵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更出乎意料的是,刘国梁竟然毫不留情地把竞争关系抛给了这两名主力队员,“我就是要看看,在王励勤不在的时候,马琳和王皓谁是中国乒乓球队的领军人物。”换言之,男一号王励勤是确定了的,谁是男二号,就要看他们俩在亚运会上的表现。如此一来,谁还敢小看这一届亚运会?谁还能小看亚运会呢? 多哈可以说是王皓的福地,前面说过,两年前在这里举行的多哈世乒赛团体赛,还只是年轻队员的王皓一举打到主力的位置。多哈团体赛之后,属于王皓的秘密武器“直拍横打”技术在全国青少年球员当中风靡一时,而王皓的球迷也从那个时候开始把“皓月当空”的旗帜挥舞到任何一个王皓能去到的球馆。从多哈的成功到雅典的失败,从雅典又再次来到多哈,王皓能够实现自己的轮回吗? 对中国乒乓球选手来说,虽然亚运会男单金牌并不是一块份量很重的金牌,但这块金牌对你来说占了一个什么样位置? “对于我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像我们队,在竞争这一块,队里领导也说,亚运会是检验我们的一个尺度,我们都希望能拿这块金牌!亚运会我参加了几乎所有的项目,团体、双打和单打,团体打得还不错,双打输了,单打再次遇到柳承敏。他这次打得相当好,我自己也是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我打成那样如果他还能赢我,那我想……” 王皓的这句话没有说完,在那个“我想”之后可能有一百种回答,但是只会有一种答案:柳承敏已经不再是王皓的魔障!雅典奥运会之后,但凡王柳之争都会成为商家的卖点,大到世界锦标赛,小到超级联赛,王皓从未给过柳承敏赢的机会。很显然,在无数次梦到的那场比赛里,王皓已经超越了自己。 亚运会决赛王皓碰马琳,两个同门师兄弟之争在法国世界杯的决赛刚刚演绎过,但是这一次剧情有所不同。 “亚运会主要是技术上有变化,包括自己的情绪。世界杯因为当时拼得太火,控制不住,造成自己失误太多所以输了。这次亚运会我还是本着拼的态度,虽然整个比赛还是有点紧张,感觉有一种压力压着,但自己能够控制情绪,慢慢控制住节奏,最终结果比较理想。马琳输的是心态,他世界杯刚赢我,就还按当时的打法打我。多哈亚运会我的运气比较好,主要体现在比赛中擦网、擦边比较多。本来就十几分,你再擦网擦边啊,而对方的擦网也都被我救回去了,再加上有一些技术上的东西变了,令他意想不到。” 眼前的王皓斜靠着坐在凳子上,很有经验地对着录音笔说话,语速越来越快。他告诉我,世界杯之后也曾经很多次梦到那场决赛,变化,是他想到的最好的解决方法,亚运会印证了这一点。“比赛的时候技术变了,人也变了,头型也跟着变呗,都变!” “拿了亚运会金牌,很多媒体说你已经担当了解中国队的第二号,你怎么看?” “不能这么说,因为我们三个水平比较接近,(指王励勤、王皓和马琳),不能就说我是二号,马琳是三号,他比赛的经验,还有比赛的感觉都排在前面。只能说我现在还仗着自己比较年轻,年轻一点的打球比较有冲击力吧。” “你听到这个说法有成就感吗?” “也不是成就感,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一段经历。可能是我刚拿了冠军吧,教练员啊、队员啊对你的信任有所提高,感觉上是二号,其实和三号水平是很接近的。” “现在大家都说你是二号,有一天你也会把王励勤打下去当一号的吧?” “这个……你总是说我二号我听着还挺别扭!其实所有的位置都要靠自己去拼,去抢啊!底下还有很多人在抢我这个位置,时刻都在盯着你!就像我们当小队员的时候盯着大队员,小队员又盯着我们,都一样!” “你有危机感?” “肯定有危机感,没办法,体育竞争就是这么残酷!” 亚运会乒乓球赛刚刚结束,全队就奔赴香港参加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命运女神再次充当了锦上添花的角色,一辆新款大众GTI跑车又即将被王皓开回来。 “吴尚垠这次决赛打得很不错,因为总决赛去之前我也没怎么练,而且也非常累。只能说我调整得还可以,体力上稍微差点,因为刚打过亚运会冠军嘛,从比赛这种感觉来说都还好,先后赢了王励勤,半决赛赢了侯英超,进入决赛的时候感觉很好,感觉自己能拿冠军。” 运动员的自信一定要靠胜利来培育,这是一条千古不破的真理。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王皓总在决赛中负于不同的对手,其实只能说明一点:他的对手是自己!六祖慧能有句著名的偈语:“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你的心在动!”王皓可能从没听过这句话,但却想明白了个中道理。 “你觉得从第二到第一,过程中最大的烦恼是什么?” “还是自己心理上的吧,打到我这个年纪,技术已经成型了,你能有一点改进都相当不错了,主要还是心理,因为进入决赛那么多次,站在那,很容易就想你要打第二了你该怎么办。最近我的两场比赛都赢了,别人说我摘掉了‘千年老二’的帽子,但我不能保证以后都能拿冠军,你还是可能会拿第二。所有的东西道理都是一样的,主要在于自己的心态。” 王皓坐在我的对面,聊了将近一个小时,有一瞬间几乎不相信他就是我熟悉的那个男孩王皓。长年跟随乒乓球队的经历,让我有幸见证了他们成长的过程,看着一张张圆脸渐渐变得有棱角,看着他们的肩膀越来越宽阔,看着他们下巴上慢慢长出标志着青春期的胡子……其中最重要的,是见证了他们从被动学习和接受,到主动思考的过程。 所有带过王皓的教练,都有一个共同的评价:“王皓最大的优点是乖,最大的缺点是太乖!”大家都知道,太乖的队员往往打不好球,因为他不会思考、不会应变。王皓自己对这一点早有定论。 你心目中的‘乖’是什么样? “‘乖’啊?也没什么,可能就是在说教练说你的时候没有自己的意见,他说什么是什么,不去反抗。现在教练说我的时候,我也会把自己的想法说一下,主要是当自己对一些训练感觉不舒服,或是感觉很别扭的时候,也会和教练提一下。” “那就证明你以前没有去思考过?” “对,就是说以前太依赖教练,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比赛打多了,自己去分析他们说的东西,有时候觉得不太合适也会说说自己的看法。” “如果是刘国梁说你,你觉得不太对,也会当面反驳他吗?” “如果教练在会上说的,那我会先听,之后下来再和他讨论,包括吴指导一样,下来我就会和他说一声我自己的想法。” 会思考,有着成熟的处世态度,王皓从外表和心理都慢慢从男孩蜕变成了一个男人,不过出生于1983年12月1日的他始终不肯承认自己24岁,他据理力争的理由是,离24岁生日还有一年时间,怎么能提前一年长岁数呢? 每一个上《乒乓世界》封面的队员,拍照时穿的服装都是自己的,王皓在拍照那天带来了一大袋衣服,其中有件沉甸甸的大皮袄,是这次香港总决赛他掏了不少银子买的。我们开玩笑说他奢侈,他马上反驳:这是皮的,打了五折呢! 王皓是吉林长春人,几乎所有东北人的梦想当中都会有一件大皮袄,世界冠军王皓也不例外!三年前,王皓刚刚能挣点儿钱的时候,母亲刘志英来北京,他就在王府井东方新天地的一家著名的皮草店里,花两万块钱给妈妈买了件水貂皮的大衣。我当时笑着对王皓的妈妈说,儿子买的皮衣肯定比丈夫买的更舒服、更值得骄傲! 在王皓身上更“东北味儿的”的是性格豪爽,母亲刘志英告诉我,他在八一队的工资基本上领不到,王皓也不让领。他的理由是:大家都是一个队的,本身自己就比他们大,成绩比他们好,很多方面都想对他们好一些,尤其是底下那些小队员,这样他们以后才能有机会。现在自己还能挣点儿,就先借给他们用吧。 我问他,那些钱还用还吗?他顿时提高了语调,像特别强调似的:“还啊!怎么不还?”我倒是挺诧异:“那你记得过来吗?”“记不过来,上次有个人说还我钱,给我一个信封,里面各个国家的钱都有,我就想这是谁给我的啊?”他说完自己不好意思地笑了。 最后我们聊起的话题是球迷。“皓月当空”是王皓的球迷网站,几年来他们几乎在所有王皓出现的球馆里拉起了支持的横幅。王皓告诉我,他会尽量抽时间上网给球迷留言,不过自己打字很慢,只能用两根食指一个键一个键地敲。而说到和球迷照相的问题,他也托我在这里向大家作一个说明:运动员在比赛前很长一段时间或者赛后一段时间都没办法和球迷合影,这并不是一个耍不耍大牌的问题。作为运动员,最重要的是赢得比赛,赛前要让自己冷静下来,想想技战术,不能分心;赛后无论是输了还是赢了,都还沉浸在这场比赛里,需要时间去总结,自然无法答应球迷合影的要求。 “我发现你每次比完赛跑得挺快啊!” “对啊,比较会跑,会溜,溜出经验了,要不衣服受不了,每次回去一看衣服上都是笔印。” 记者手记 有时候,在王皓身上能感觉到一种沉重,那种背负众多期望的沉重。这样的沉重从他21岁那年春天就已经开始了。从21岁走到23岁,不长的两年间,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清楚地看到压在王皓身上的那片阴影,也能感受到他在沉重之下的踽踽独行。每一个人从青春走向成熟总要付出代价,而王皓的成长要比所有人更曲折一些,所以,我换了一种文风,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因为在那个晚上,在王皓跟我说他心里话的时候,他也想告诉你们所有的人。(特约记者周到blog《乒乓世界》独家提供)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