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冬会夺冠已不是大新闻 韩晓鹏从黑马成长为王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10:56  足球-劲体育

  和一年前一样的火红的滑雪服,和一年前一样登上了冠军领奖台,第一次参加亚冬会的奥运会冠军韩晓鹏如愿拿到冠军,不过比一年前少了些惊心动魄,赛后里三层外三层的记者追着他问的是夺冠感言,而不是追一条大新闻。如今韩晓鹏夺冠不是大新闻,不拿冠军才是新闻,因为他不再是黑马,是王子。

  一年间,在韩晓鹏身上看不到太多的变化,他自己也说,除了上半年活动多点,他这一年和从前没什么变化,还是训练比赛,有伤有痛,而名和利已经交给组织上去打理了。

  不愿出名的奥运冠军

  "我们冬奥会回来的时候,王濛告诉我那天我拿了冠军之后,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那里翻秩序册,要看看我到底长什么样。以前我们从来没有碰过面,后来一起参加庆祝活动才认识的。"

  2007年1月18日,结束了

世界杯美国站在鹿谷的两站比赛之后,分别取得了第28名和第4名成绩的韩晓鹏,随中国国家自由式滑雪队来到了吉林北大湖,备战即将开幕的亚冬会。作为冬奥会的冠军,在06-07赛季开始之初,成绩并不很尽如人意,但韩晓鹏自己却说,"状态的还不错。"确实在经历了都灵夺冠之后,有将近半年的时间,韩晓鹏的生活节奏,不像一个运动员,倒是和不停赶通告的当红娱乐明星差不多,"有时候,我几乎一整天都没有自己的时间。"

  2006年2月24日,韩晓鹏在都灵的惊世两跳,为中国代表团首次在冬奥会上,夺得了雪上项目的金牌。一时间,韩晓鹏被媒体誉为"冰雪项目的刘翔",鲜花掌声也纷至沓来。而从国家体育总局,到出生地沛县,层层奖励就达160万元。各类代言宣传活动繁忙到让韩晓鹏甚至有了请经纪人的打算。"我不懂如何处理这些,所以想请人帮忙打理。"而他戴着雪镜,高举雪板的照片持续出现在各类报章杂志达数月之久。人们也就在不断的媒体轰炸中得知,那个脸色微黑有着明显晒伤痕迹的小伙子,就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冬奥会金牌的男运动员。

  回忆起这些,韩晓鹏笑得很释然,"我们冬奥会回来的时候,王濛告诉我那天我拿了冠军之后,她做的第一件时间就是在那里翻秩序册,要看看我到底长什么样。以前我们从来没有碰过面,后来一起参加庆祝活动才认识的。"笑着讲完这段插曲,韩晓鹏大口喘气地说,"所以,还是不认识我的人多。"随后,韩晓鹏表示,奥运会之后的那段日子他并不喜欢,虽然风光无限,但是过得很不踏实,"那么多年养成的训练习惯,一下子适应不了。几天不练就感觉特别难受。"而众多活动的安排,韩晓鹏也通通交给了冰上中心,自己并不参与选择,酬金、细节等也一概不管,"我是国家培养的,就应该听中心的话。"晓鹏说得很是干脆简洁。最后,安排晓鹏参与的活动多半是冰上中心赞助商的代言答谢,还有就是母校沈阳体院的报告,家乡江苏沛县的欢迎会等,媒体采访倒是几乎不曾拒绝,数量更是难以记数。

  于是从2006年3月初回国,一直到7月底,韩晓鹏没有进行系统训练。而通常情况下,夏天队内要进行滑道跳水训练,春秋则是力量、协调性的室内训练。"直到8月份国家队一起到美国集训,我才开始恢复系统训练。"而随着备战新赛季的准备期开始,曾经一度被炒到火热的"韩晓鹏找经纪人"的话题也随之偃旗息鼓、不了了之。因为,从一开始冰上中心所声称的初衷就是挖掘韩晓鹏等优秀运动员的商业价值,尽可能地宣传冰雪运动。而这一切,都将依赖于韩晓鹏等运动员日后的成绩,毕竟,"流星冠军"、"争议冠军"并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结果。而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回到训练中的晓鹏显得如鱼得水,甚至不止一次的表示,训练、比赛、再训练的生活才是他真正的生活节奏。"从冬奥会回来我就开始盼着那种日子早点结束,突然就没了自由的感觉挺郁闷的,然后就过一天算一天。"

  我不是黑马王子"在都灵的时候,我就具备了冲击冠军的实力,但是我们这项运动并不受关注,所以我的胜利就显得很出乎意料,其实说我是'黑马'并不很合适。"

  远离镁光灯如影随形的舞台,脱下西装革履再次戴上头盔雪镜,站在高高的跳台,望着身下的皑皑白雪,和随着自己身体旋转的澄净天空,韩晓鹏感觉到的是踏实和宁静,"这才是我。"

  出发,助滑,腾空,旋转,翻腾,落地。一连串在几十秒的稍纵即逝中完成的眼花缭乱,在韩晓鹏眼里却是心情的放松,"我是真心喜欢这项运动,每完成一次动作就会觉得特别爽。"追求刺激,喜欢挑战,似对非对的答案。"像飞一样。"也许这才是最准确的答案。是了,晓鹏这个名字的由来,本来就有大鹏展翅的含义。

  回忆自己如何走上冰雪之路,韩晓鹏觉得一切都是机缘巧合。出生在江苏沛县的他,在11岁来到沈阳之前,甚至并没有见到过真正的雪。而他小时候加入体校练习技巧也只是因为身体不好,与同龄孩子相比身体过分孱弱。而正当年少的晓鹏开始期许在技巧项目上有所发展的时候,他的教练却告诉他那基本不可能。脆弱的梦就这样被打碎了,茫然中听到沈阳体院的杨尔琦教练要选他去练自由式滑雪,甚至不知道这是什么项目的晓鹏却很快点头答应了。"当初就说冬天滑雪,夏天跳水,听着特有意思,而且说是个新项目肯定有发展,我就去了。"但是,之后的艰辛却是韩晓鹏所不能预料的。每年11月到次年4月,队伍要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的滑雪场辗转奔波。这些滑雪场大都在深山老林里,冬天大雪封山,交通极其不便,有时候附近连个小商店也没有,想买东西都买不着。而清早出操,上午一练,下午二练,吃过晚饭继续看技术录像、模拟训练就是他们一天的全部生活。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03年,国家队才在内蒙古兴安盟的阿尔山建起了训练基地。虽然从北京到阿尔山要先坐20个小时的火车,抵达乌兰浩特之后转乘5个小时的汽车才能抵达,但这对于追着雪跑的队员们来说,依然是天大的喜讯。在这之后的2004年,国家队也结束了始终在沈阳体院并不正规的游泳池中进行的跳水训练,来到拥有世界上最好水上训练设施的美国小镇citypark进行训练,同年12月,外教达斯汀加入国家队,从硬件到软件,蛰伏已久的自由式滑雪队完成了腾飞前的准备工作。而2005-2006赛季结束后,韩晓鹏的世界排名达到了第三位,也曾在世界杯系列赛上取得过第二、三名的好成绩。提起往事,如今已经是中国自由式滑雪男队队长的韩晓鹏有点"不满"的表示,"在都灵的时候,我就具备了冲击冠军的实力,但是我们这项运动并不受关注,所以我的胜利就显得很出乎意料,其实说我是'黑马'并不很合适。"

  奥运会后,曾经的"黑马"韩晓鹏很快就给自己设定了新的目标,"我想首先要拿下世锦赛和世界杯的冠军。"因为奥运冠军加身的韩晓鹏除此之外并没有获得过其他世界大赛的冠军。而此次也是他第一次参加亚冬会,面对又一个第一,韩晓鹏在赛前说,"这个冠军不仅是我的也肯定是中国人的,我的队友和我的水平很接近,这次比赛主要的对手就是自己和队友。"

  2月1日,自由式滑雪男子项目的比賽日。是日天气晴朗,雪后初霁的空气格外清新,阳光照耀的雪地泛着金辉,连绵的雪山也被薄云轻柔的笼着。不到9点,场地边就有几百名观众围观,最终这场比赛吸引了超过3000名观众,而他们注目的焦点自然是冬奥会冠军韩晓鹏。不过由于自由式滑雪队队员都戴着头盔雪镜,身形也颇为相似,比赛服上也只有序列号,观众和工作人员并不能区分出哪一位是韩晓鹏,邱森、刘忠庆、李科都曾被观众当成是韩晓鹏合影。在得知那不是韩晓鹏之后,豪爽的东北观众们通常哈哈大笑,然后感慨地说:"真像啊。"而后继续等待着选手们再次滑下,以便弥补错拍的遗憾。

  终于比赛准时在10点开始,而比赛的过程也正如韩晓鹏的预料,演变成

中国队的内部教学比赛。预赛结束之后,他的队友刘忠庆以微弱的优势领先进入决赛。决赛中倒数第二个出发的韩晓鹏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动作,这也给最后一个出发的刘忠庆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最终他的落地出现了瑕疵,只能位列第三位,而韩晓鹏如愿获得了他的首枚亚冬会金牌。

  这次高举双拳,向观众致意的他不再被称为"黑马",而是真真正正的王子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