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田亮:爱情应该细水长流 无意中违规现实逼我回击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09:05 全体育
田亮:爱情应该细水长流无意中违规现实逼我回击

田亮做客新浪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2006年3月,田亮带着绯闻、自传和回归国家队的敏感话题高调“复出”。

  “田亮热恋叶一茜”、“开着保时捷SUV追车”、“700万收入上榜福布斯”、“公开反击国家队封杀”……如今,田亮依旧以一个话题人物的形式存在着。

  那么,对于田亮而言,金钱、国家跳水队和“亮晶晶”究竟意味着什么,背后又隐
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关于郭晶晶 “爱情应该细水长流”

  最近关于我感情方面的传闻又多了起来,但我要澄清一点,至少现在我还没心思考虑这些。男人,当然立业为首,之后才是成家。我现在还在跳水,以后的事业都没稳固下来,哪有时间谈感情。再说,我期待的是平平淡淡、细水长流的爱情和家庭生活,或许爱得轰轰烈烈会很美丽,但却太短暂……

  提起我的感情,很多人注定会想到郭晶晶。确实,我们之前曾经那么要好,拥有一段少年的美丽记忆,但这一切都要感谢跳水,是这项运动然我们相识,并曾经患难与共。

  初见郭晶晶是1992年下半年的事。当时我跟着国家集训队到河北保定比赛,拿了冠军。下午自己在河北省体委跳水馆闲逛,就遇见个小女孩在3米板上跳5235D。因为这动作在当时算是难度挺高的,加上她留了头男孩子的短发,所以印象深刻,但当时只知道她叫郭晶晶,却没机会说话。1993年底,我俩都入选了国家队,我被调到吴国村门下,和熊倪、孙淑伟这些名将同组,而她跟随于芬教练,同组的就有伏明霞。这两位教练是中国跳水队那时的两面旗帜,队员之间的暗自较劲自然可想而知,表现之一就是训练前抢保护带。当时国家队水上训练用的保护带只有一条,在第一时间抢到保护带,然后报上本组的一大队名字,其他组就只能干瞪眼。

  由于是各组年龄最小的两个,抢保护带的任务通常就落到我俩头上,我们的第一次对话就是在这种“对立”的背景下发生的。说实话,一开始和郭晶晶这样的小女生抢东西我也脸红,但不抢不行,一组的师兄都在那等着,抢不到没法交代,所以后来我和她之间的第一个话题就是互相挑刺儿,最后总是她涨得满脸通红,像做错了事一样。

  那时,我和她在一队里水平垫底,所以只要外出比赛我俩就经常开玩笑说:“看谁先比完!”记得一次在加拿大的比赛,我首先被淘汰,她就嘲笑我,但后来女子比赛开始,她也是预赛就被淘汰。接着是美国站比赛,但赛前训练郭晶晶的胳臂严重错位,记忆中那是我第一次见她哭得那么伤心。

  1994年全国跳水锦标赛,我拿下了个人职业生业的第一个全国冠军,郭晶晶独揽女子十米台和三米板的两枚金牌,此后人们惊呼:中国跳水新一代奇才横空出世!1995年,我从欧洲比赛回来,给郭晶晶带回一件礼物:一支特细的圆珠笔。也许是因为我第一次送她礼物,东西虽小她却很开心。当年6月,我和郭晶晶又参加了加拿大和美国站比赛,称得上故地重游。当时回忆起一年前我的惨败和她的受伤,我们之间开始有种共患难的感觉。后来在美国的佛罗里达,我和郭晶晶拍下了生平第一张合影:我扶着她,她的头发倒竖着,酷似怒发冲冠。

  翌年的奥运会,十米台预赛时她的积分领先,但决赛时却因失误落到第五,我则排第四,都无缘奖牌。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次奥运会,虽说对于年轻选手这成绩尚可说得过去,但我们依然觉得很郁闷,就又有种共患难的感觉。奥运会后,我们分道扬镳,我回了重庆老家,而她留在北京。

  还记得回家的日子,我常常给郭晶晶挂电话,我给她讲假期的快乐,她则告诉我训练的枯燥。后来我又回到国家队,记得那是个冬日的午后,是陆地训练。场地里共有三块板,我在最外边,望着最里面的郭晶晶,旁边是队友池斌。她们俩边训练边聊天,一弹、两弹、三弹……啪的一声郭晶晶脚下一滑,被板弹起之后掉了下去。我心中一惊,她下落的动作很别扭,怕是凶多吉少。我开始大声喊人,大夫和教练跑过来,把她从坑里抱起,她却一直握着自己的脚不放手,一个劲地喊:“我的脚!我的脚!”

  后来听教练说,她的脚踝最柔弱的地方正砸中板尖,当场骨折,住进了北医三院。可还没等出院我就又回到省队备战全运会,直到1997年4月的全运会预赛。当时,她跑过来看我比赛。几个月不见,她原来的平头已经被披肩的长发取代,脸变得圆圆的,举手投足间已经从一名大大咧咧的假小子,变成漂亮女孩。我问他怎么像变了个人似的,她说:“没办法,每天吃了睡睡了胖。头发也懒得剪,就成现在这样了。”说这话时,她甩了甩长发,感觉很美。

  1998年后,周继红开始正式出任中国跳水队领队。我和郭晶晶,则被推到国家队的最前沿。7月,我和她在这种环境下出征美国友好运动会。从那时起,只要有时间,我一定会在比赛前半个小时跑去看看她的比赛。

  悉尼奥运会前她原本是女队一号,但伏明霞的复出让她很紧张。最后,她与伏明霞配合,成行悉尼。可双人决赛上她们输给了俄罗斯组合,可接下来另一个更大的打击砸在了郭晶晶头上。女子3米板单人决赛,前三跳,她都发挥正常,排在第一位。但随后两跳,伏明霞以近乎天衣无缝的表现征服了裁判和观众卫冕成功。要知道,此前半年复出的伏明霞从未胜过郭晶晶。失败让郭晶晶难以承受,当晚回到奥运村,我就发现她失踪了。当时已夜幕降临,我和她的教练钟少珍立刻搭大巴沿着回来的路寻找,真有种大海捞针的感觉。最终,我在国际区旁的小河边找到正在号啕大哭的她。当时的感觉,那哭声就是郭郭积蓄多年的情感宣泄……

  奥运会后,取得五块金牌的中国跳水队到香港表演,在疯狂的香港跳水迷眼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伏明霞和熊倪,表演时连刘德华都来捧场。不过在媒体狂追他们的同时,很多香港记者也瞄准了我和郭晶晶,而就是在这次表演期间,“亮晶晶”这个词开始出现在香港的报纸上,而后随着熊倪、伏明霞的退役,我们也被推上了中国跳水的最前台。

  2001年福冈世锦赛,我因为手腕受伤无缘冠军,而郭晶晶却蝉联了3米板单双人金牌。走上领奖台时,她又哭得一塌糊涂,但一样的哭泣,不一样的感觉。赛后,她买了一款索尼摄像机,好奇地拍这拍那,我则成了她的模特。2002年釜山亚运会时,她手机里关于我的照片开始“大白”于天下,从此“亮晶晶”这个词开始变了味道,而那年年底我俩合拍的一则饮料广告更成了某种“见证”。等她在雅典加冕单人、双人桂冠后,“亮晶晶”也成了众多媒体的头条:“你怎么评价你俩之间的关系……作为‘霍郭恋’的受害者,你将如何面对?”那以后人们开始用娱乐的眼光审视我们,而面对八卦,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因为任何不恰当的形容,都有可能招来满城风波。我无意伤害任何人,但不希望因为自己不慎重的言行,而给别人带来被动。

  在我眼中,郭晶晶一直很直率,很单纯,也很善良。我想说,是跳水让我们拥有了这么多故事,但总有一天亮晶晶这个词会被人们淡忘,而我依然会衷心祝福她!

  关于国家队 “无意中,我过了界”

  被调整出国家队的消息,我是在游泳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前一天晚上(2005年1月25日晚)知道的。当时陕西体育局局长李明华找到我,透露了中心的意见,但她的用词不是“开除”,而是“调整”。她说,中心主任李桦特意打电话给她通气,说我那段时间的商业活动太多,不能进行系统训练,所以先把我的关系调整回陕西队。李局长还告诉我,中心主任李桦还特别强调了田亮不是开除,不是除名。后来李局担心我想不开,特地陪了我一晚上,开导我说省体育局会创造一切条件帮我回国家队。但不管怎样,对于我而言这都是个意外打击,我在国家队呆了11年,和这个集体结下很深的感情,但突然间把我扫地出门,我开始有种被亲人抛弃的感觉!那一夜,我根本想不通这一切,毕竟此前我刚刚说服自己要坚持到2008年。

  26日上午,我就像等待宣判的犯人一样,一边训练一边悄悄打量进出跳水馆的人,看他们的神情。到了中午,这个消息终于发布,我也受不了了,本来下午3点钟训练,中午是休息时间,可我没有休息,也无法休息。我被这个意外打懵了,不知道如何面对媒体。于是,我打开电脑,一点点敲字,慢慢整理头绪,后来的公开信就这样诞生。没有让张挺教练过目,也没有经过陕西游泳中心乃至体育局领导批准,也许有些冒失欠考虑,但这是我在当时状态下的真实想法。

  后来在混乱中,我乘坐教练的红色轿车到了跳水馆,到处都是记者和照相机。一下车,所有人都围了上来,而我只能在中心领导的帮助下一头钻进训练房,打开随身带来的电脑,把已经是“半成品”的公开信看了一遍,本想再做改动的,可是脑子一片空白。这时,维持秩序的游泳中心领导们已经顶不住了,记者全涌了进来。在那种情况下,我只能把公开信交给新华社,至于这信会引起怎样的反响,我一时也管不了许多。

  事后,有人说我的公开信居心叵测,暗藏杀机,还说“我”字太多,表现欲望过于强烈……说实话,我要是在不到一天、在受到严重打击、始终处在自我怀疑和否定之后还能写出一篇滴水不漏的公开信来,我就不是我了。但我表达的对国家队的感情是真诚的,热爱跳水的心也是千真万确的,想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国争光的愿望也是真切的。我确实不喜欢大家总把我和郭晶晶放在一起作比较,尤其是自从郭晶晶归队之后,记者们每次见到我,都会问到:“郭晶晶已经回去了,你什么时候回队啊?”这个问题我无从回答:我和她是不同的人,遇到的事情不同,所以我提到了教练问题,我觉得这是关键:国家队没有我的教练,就意味着沟通不畅!张练为什么没回国家队确实是我心中的疑问。

  随后的两天,许多中央媒体陆续赶到西安,包括中央电视台,不是我常见到的体育记者,而是新闻栏目的记者。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比体育节目更重视我的事情。他们问的许多问题我一时回答不了,但我表达出了热爱跳水的态度。说实话,也是在和众多媒体的采访中,我慢慢理出了头绪,确定了目标:跳水是我的事业,其他都不能影响跳水!

  其实,悉尼奥运会后,我也参加了不少商业活动,不过那时候的明星是伏明霞和熊倪,我做了什么事情并没有太多的人关注。而且每次短暂的活动之后,都给我单调、枯燥的训练生活带来活力和新意,训练质量反而特别高。雅典奥运会前我拒绝了不少广告的拍摄,一心为了备战。奥运会后放假期间,还是这么多活动,但因为我成名人了,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可能在无意之中,我过了那条“隐形”的界限。

  我一直认为,按照个人的节奏去参加活动不会影响训练和比赛,例如索普、菲尔普斯,他们都是这么安排自己的训练和生活,并没有因此而降低训练质量。虽然我知道我们所在体制不同、国情不同,但合理安排训练、比赛的道理却是相通的!练了这么多年,该怎么练、练到什么火候、成功经验和失利总结,只有我和张练最有发言权!如今的我早就过了苦练的初级阶段,而是升级到了巧练的高级阶段。

  作为一个老队员,最渴望得到理解,去年底总局局长刘鹏去陕西亲自看我训练,当时他送给我几句话:“心无旁骛,好好训练,瞄准2008。”他还说:“运动员一定要靠自己的实力说话,不要受外界干扰。”这让我的信念更加坚定了。我非常渴望重归国家队,因为留给我的时间并不多了,我不觉得29岁参加奥运会很老,正相反我对我的难度和实力依然很有信心。可备战奥运会必须要有一个国家队这样的氛围和足够的国家大赛来做准备。现在外面关于我能否回归有很多猜测,可为了北京奥运会,多准备一个人有什么不好吗?

  关于未来 “目标还是2008”

  经历了这几年的风风雨雨,我的故事估计够得上写一部小说了。刚开始被调整回省队的时候,真有种被抛弃的感觉,毕竟那是自己曾为之奋斗多年的国家队,而跳水则是我的生命。那种伤心非同一般。但好在我走出来了!

  现在回想去年那段最艰苦的日子,我最愧对的人就是父母,特别是妈妈。在被国家队调整那阵子,各种流言蜚语让她一时间吃不下睡不着,人瞬间老了许多。当时我在陕西,稍有点风吹草动她就一个电话追到西安。说实话,那是我最脆弱、压力最大的时候,我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还要给爸妈一个妥贴的交代。我不愿意看到年迈的父母为我担心,为我忍受各方面的指责!去年十运会时,我怕他们受不了那种刺激的场面,没让他们去现场看我的比赛。直到最后10米台拿了金牌,我才让他们来南京,因为那时我可以和他们分享快乐,而不是痛苦。

  还记得1988年我参加曼谷亚运会,爸妈也曾随旅行团去了泰国,虽说同在曼谷,但国家队管理严格,根本就没有碰面。即使这样,回来后母亲足足跟外人吹了好几年的牛。当时我就觉得自己多么不孝顺。这些年总是忙于训练、比赛和自己的前程,却忽略了他们的感受。从那一刻起,我就发誓,有朝一日我一定带他们出国玩玩,去澳大利亚、法国、美国,周游世界。可是直到现在这个愿望都没实现,看来是要等到退役之后了。

  今年,我已经27岁了,北京奥运只剩下两年时间。但由于不是国家队队员,我不得不面临无国际大赛可比的尴尬,这是我练了19年跳水遇到的再难受不过的事。国内比赛参加无数,那里已激不起我太大的兴趣。要说证明自己,就只有在奥运会上,而且一定要代表中国!

  2008年我29岁,当我去年从国家队离开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我以这种“单干户”状态坚持到2008的可能性。但首先我要声明一点:我不是单干户,我现在是陕西省跳水队的一员,为省队训练比赛。只是我的备战重心不在国内而是奥运会;其次,虽然我27岁了,但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老。目前我没有一点伤病,状态又保持得这么好,动作难度还是世界前列。现在每次走进跳水馆,我都觉得自己又找回了最初学习跳水时的热情。以前我最欣赏俄罗斯老将萨乌丁,欣赏他战胜伤病和困难,始终专心跳水的精神。但我不会像萨乌丁那样在后辈的崛起以及自身水平下降中沉沦。我还有上升的空间,依然有尝试新难度的冲动。等到哪一天我不想跳了,我会退役,但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依然是个强大的田亮。

  从技术角度讲,按照目前的训练状态我随时可以参加比赛。但奥运会非比寻常,至少要给我四个月的训练时间,而备战大赛的心理准备一般还需要大约一年时间大小国际赛事的锤炼。所以能否入选年底多哈亚运会后的冬训名单,对我而言会很重要。我希望能和以前的熊倪、伏明霞一样有重归国家队后再次在奥运赛场证明自己的机会,而北京奥运,我的目标就是去拼那金牌!

  现在,跳水对于我还是现在时,但总有一天这一页会翻过去。小时候,我梦想着拥有一个存钱罐;5岁时,我幻想拥有自己的第一辆自行车;10岁时,我梦想能成为工程师;20岁时,梦想自己能成为律师。但现在,我希望有新的定位。很多人说,以我的外表,在演艺圈会大有发展。他们最喜欢举的例子是11岁时曾练过花样游泳的陶虹。但我觉得自己距离那个圈子还有很大差距。如果有人想让我放弃所有的事,包括跳水,而进入演艺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NO!

  其实,我也有自己的奋斗方向。我一直想成为李宁那样的人,他在体操方面的的造诣值得我学习,而他退役后的成就更让我钦佩。我希望有一天能像他一样,从各个方面挖掘自身潜能。

  另外,李宁除了商界的成就,他还帮助了许多退役运动员,安排他们学习、工作。运动员都不容易,好多人退下来都很惨。比如说我们陕西队,全运会后退下去一大批,最好的结果是去上大学,还有些连学都上不了。即使是在大学学习的人也很彷徨,他们不知道将来能做什么工作。如果我有能力,我就想多为退役运动员做一些事情。其实我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既能解决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又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商业利润。但现在还不是对外公开计划的时候。毕竟我目前的身份还是运动员,我的两只脚都站在跳台上,我的目标还是2008。

  本刊记者/杨旺

图文-《全体育》54期封面阿涅利的尤文图斯
田亮:爱情应该细水长流无意中违规现实逼我回击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图为《全体育》54期

  《全体育》发行电话:67196116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76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